三国北伐是什么意思

三国北伐是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以小而弱的国家拼其全力主动进攻大而强的国家的一系列作战,是三国鼎立期间最重要的战争之一,是一场有失有得的战争。

诸葛亮北伐,从太和二年春开始,到青龙二年八月结束,前后进行五次,历时六年半。北伐是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以小而弱的国家拼其全力主动进攻大而强的国家的一系列作战,是三国鼎立期间最重要的战争之一,是一场有失有得的战争。

蜀军在此战中,夺取了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郡,以小国之兵,五次咄咄进逼大国,显示了小国弱民威武自强的决心,显示了其国虽小而不可侮,其兵虽寡而不可欺,使其敌国不敢轻易进犯它,使自己的国家获得一定的安全。

同时蜀国通过准备和支援战争,调动国内各方面力量,促进了国家治理,使其政治趋向清明。北伐以弱军对强军作战,取得如此成绩,难能可贵,博得各方面称赞。

战争背景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兵败夷陵,国力大减,东吴因为要应付曹魏的进攻,重新与刘备修好,不久后刘备去世,举国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担心东吴会因刘备的死而有所变故,先后派遣陈震、邓芝等出使东吴,巩固双方的联盟关系。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用两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使得蜀汉国力大涨,为了让自己北伐没有后顾之忧,便亲自率军出征南中,采用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平定了南方叛乱,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战略物资。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