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被“降衔”的开国上将之首,曾获茅盾文学奖,102岁逝世

1955年,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计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在这其中,关于萧克的军衔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以萧克的资历和军功,至少也评得上大将,最终却只评得一个上将 ,虽然他的名字排在上将的第一位。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三个师六位正副师长中,只有萧克被评为上将,其余五人均为元帅,但萧克本人并未将这名誉看得很重,他曾说:" 在革命和抗战过程中,不知有多少战友牺牲,我能活下来本就是万幸,至于评不评军衔,评什么级别,都无所谓 。"

萧克的军旅生涯,经历了我军的建立、发展壮大和浴血奋战,而这段人生的起点,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这期间,萧克随队征战江西、浙江等地,半年后,在第十一军叶挺麾下担任政治指导员。

四一二政变发生后, 萧克跟随叶挺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正式揭开了他作为革命工作者的序幕 。这年10月,南昌起义军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失利,萧克长途跋涉回到湘南,在临武县终于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三个月后,时值朱德率领南昌起义残余部队挺近湘南,与当地军事力量一起发动了湘南暴动。

萧克听闻,当即赶往宜章,被委任副营长的职务,带领一队武装力量迎敌。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湘南农军在强敌的合攻下,被迫撤退, 萧克奉命率先带领独立营翻过山峰向东转移,目的地正是井冈山。

在转移途中,萧克提前与毛泽东带领的井冈山红军相遇,后朱毛井冈山会师后,萧克率领的独立营被编入了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9团,萧克在一营内任三连连长,29团也是红四军的主力团之一。

红四军成立后的首次胜利,便是在萧克的带领下完成的。1928年5月,杨如轩麾下两个团的兵力兵分两路向红四军夹攻,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商议,决定集中28、29团精锐力量先歼灭敌军一路。

翌日,29团作为先锋走在最前,萧克所在的一营三连,是整个团中战力最强的连队。当尖兵班回报在前方发现三三两两的敌人时,萧克敏锐地做出判断,当即作为先锋连出击,打了敌人一个猝不及防。待29团后续力量赶到, 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击溃闲散的杨如轩麾下的81团先遣营,歼敌上百,俘虏数十人。

当朱德率28团赶到,得知萧克已经破敌,对这个不曾在意的小伙多看了几眼,随即一顿夸赞。81团先遣营被击溃后,朱德从俘虏口中得知另有两个营的兵力正在向这里开进,便决定带领部队前往前方的五斗江伏击。朱德下令释放所有俘虏,后率军朝其他方向进发,以此迷惑敌军。

5月12日,红四军在五斗江设伏,成功狙击了敌军部队,大胜敌军,81团团长周体仁带着两百余名残兵将士逃走,红军乘胜追击,顺利占领了永新县城,这是红四军成立以来的首战,打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红四军的这次胜利,也是萧克的人生跳板,经过这次战事,萧克的名字在朱德的脑海里便挥之不去,为他后续的军途埋下伏笔

不久后,萧克便升任29团一营营长。在随后的敌军对朱毛红军的第一次围剿中,萧克带领一营坚守泰山亭阵地,先后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强攻。敌军的第四次进攻增添了两个营的兵力和数挺机枪,打出的子弹如雨点般密集,给一营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总指挥朱德考虑到萧克部已经坚守泰山亭许久,虽然数次击退强攻,但自身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伤亡惨重,便命萧克退守第二道防线。这次战役,红四军最终取得了建军以来最大的胜利,全歼一团,击溃两团,缴获枪支2000余支,极大地增强了武器装备力量。

这次战役,让萧克在朱德心中的地位上升了几个台阶,认定他是一个可堪重任的优秀指挥官。除了朱德,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也对萧克称赞有加,红军取胜回井冈山时,28团团长王尔琢因追击叛徒不幸牺牲,在商议接替人选时,毛泽东便提议由萧克接任。

后朱德以"萧克向来在29团,对28团不熟悉"为由,出于大局考虑,让28团一营营长林彪接任,而萧克则到28团任二营营长。其实 ,28团对于萧克来说,并不陌生,因为28团的前身就是他的老部队,叶挺第24师,二营更是萧克此前所在的71团改制而来。

萧克在井冈山时期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干,在他日后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得以更好的体现,红四军进入赣南一带后,萧克被任命为第三纵队司令。这期间,他的部下有很多都成为了后来的开国将军,如杨成武、刘亚楼等人。

正是在江西境内,红四军遭遇了下山以来最强劲的一仗,这便是宁都攻城战,而萧克在此战中再次体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1929年4月,红四军集中第一、第二纵队攻打宁都,但宁都易守难攻,让红四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守城的敌军将领是赖世琮,此外还有6个连的兵力,武器装备也大幅领先红四军,且宁都城墙高达数丈,墙外还有战壕。

面对固若金汤的宁都城,萧克带队从西城门强攻,但敌人居高临下,纵使红军将城围的水泄不通,前后强攻了六天,也没能攻下宁都城。眼看战况陷入僵局,若还不攻下宁都城,会极大地影响士气。

头脑伶俐的萧克再次站了出来,经过仔细勘察,萧克利用周边建筑,提出了一个将"曹刿论战"与"四面楚歌"相结合的计谋 。在西城门外,有一幢两层的砖砌建筑和几排住房,萧克让士兵在第一层凿出枪眼用于观察敌军动向,二层开窗便于射击。

随后犹如"曹刿论战"里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萧克命士兵连续几日在二楼对着城墙射击,吸引敌军火力和注意力,但并不强攻,一直到一周后,敌人都被麻痹了。这时,萧克下令停止射击,又令江西籍的士兵上演"四面楚歌",对着敌军喊话,唠家常。

城内士兵多为江西本地人,发觉红四军停火,又跟他们拉家常,很多士兵不由地站起来张望,萧克抓住机遇,让早已准备好的士兵架着梯子,迅速靠近城墙,同时下令射击。 敌人受到袭击顿时惊慌失措,还没反应过来我军便已登上城墙,顷刻间敌军内部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久攻不下的宁都城,在萧克的计谋下被我军成功占领,这是红四军下山以来,第一次攻下的有敌人镇守的城池,其意义不言而喻。此次宁都攻城战,也让林彪对萧克刮目相看,不久后,萧克便来到第一纵队担任参谋长,成为队长林彪的左膀右臂。

1932年9月,鉴于萧克的优异表现和出众的指挥才能,组织决定让萧克前往湘赣军区任红八军军长, 这是萧克从军以来,第一次坐上军长的位置 。萧克对这一任命倍感压力,因为彼时的红八军,是作为独立战略区的湘赣军区的红军主力,担任这个军的军长,就意味着要担负起一个战略区域的主要军事领导责任,要独立自主地支撑起一个局面。

萧克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整合红八军的三个师。当时的红八军三个师,总人数还不到3000人,而且编制混乱,有的师甚至不设团部,直接由师长指挥各个连队,且大多数士兵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训练,和游击队一般。萧克到任后,立即着手进行强军训练,从编制到军风都进行了大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红八军三个师面貌焕然一新。

萧克任军长后的大捷,是在1933年5月 。时值敌军集结,向湘赣腹地进攻,萧克指挥红八军在九渡冲地区设伏,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此战战果相当丰盛,***缴获重机枪26挺、步枪1000多支,俘敌600多人,甚至中央军委都发来贺电嘉奖萧克。

在萧克参与的诸多战役中,将军山战役是令萧克记忆最深的战役之一 。1936年2月,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完成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的任务后,击溃敌人的围追堵截,强势挺进贵州西部地区,在今大方县地区创立了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得知后惊慌失措,派遣万耀煌、郝梦龄等五个纵队奔赴该地区,意图趁着根据地尚未巩固之时,一举消灭红军。

为了迎击, 时任红六军军团长的萧克接到贺龙的指使,计划于翌日在大方县城西北部选择有利地形狙击敌人,经过侦查,萧克选定了将军山作为战役地点 。19日清晨,红六军团赶赴将军山,与红十八师五十三团等其他红军力量会合,形成狙击敌人的主力。红军根据地形,迅速部署兵力埋伏。

上午,万耀煌麾下先锋尖兵营进入埋伏圈,在萧克的指挥下,我军从正面率先开火,另一队人员阻断后路。起初,万耀煌部队仗着武器装备精良的优势与红军展开激战,但由于深陷包围圈,迟早会被消灭,敌军向西突围,意欲占领高地有利地形,又遭遇红军阻击,伤亡惨重。

经过近两小时的激战,尖兵营被全歼,营长武宗琦自杀。后万耀煌率军向将军山大举进攻,红军背靠有利地形,多次击退敌人进攻,坚守阵地7日不退。直至26日,按照预定方案,萧克率军向毕节边打边撤,途中多次击退敌军,顺利开进毕节地区。 这次将军山的胜利,成功形成了我军在毕节、大方地区开展游击根据地活动的屏障。

自2月5日进入大方县,到26日挺近毕节,红军在22天的时间里不间断进行了十余次战斗,且在大方毕节吸收了5000余名新兵,将部队壮大至两万余人,萧克曾言:"这是突破长征史上最高纪录的数字"。在近50年后的1984年, 萧克重返将军山,亲笔题写了"将军山战役纪念碑"的碑文,十年后,90高龄的萧克再次回到将军山,看望昔年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

将军山战役结束没多久后,萧克便当选了中华苏维埃***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并带领部队跨越草地、翻越雪山,在最大程度保存红军力量的同时,为红军会师做出了重大贡献。

萧克军旅生涯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红军时期,但抗战全面爆发后,萧克依旧是我军抗战的核心人员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萧克担任八路军一二O师副师长,挥戈北上,奔赴前线抗日战场,先后参加了忻口战役,并且组织部队完成了收复河曲、偏关等数座县城的战役。

1940年初,萧克带领部队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激战,击溃日军的"十字围攻",歼敌800余人,后又在粉碎日军的扫荡战役中累计歼敌5500余人。此次反扫荡战役, 萧克不仅为我军巩固了平西根据地,并发展了冀北根据地,向辽宁一带发展,日后东北的胜利解放,正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日寇投降前夕的1943年,萧克成为晋察冀军区司令,这是他军旅生涯的顶峰。在整个抗战时期,萧克的成就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但仍然是我军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放战争末期,萧克带领第四野战军在中南、西南地区开展了6次大规模战役,歼灭了白崇禧和余汉谋部43万余人,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省份相继解放,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残存主力军被萧克消除殆尽。

以萧克的这般资历和军功,是可以评得上大将,甚至是元帅, 并且在1955年授衔前夕,在拟定大将人选时,原本计划的是15人左右,萧克也在其中 ,但当大将名额确定为十个后,萧克只能屈居上将,但又因为他的资历军功,萧克的名字,便位居上将第一个。

其实,在授衔时,虽然标准是按照资历军功,但还有一个重要的评定因素,这便是政治表现。而萧克正是因为政治表现上有瑕疵,才影响了评衔,而影响萧克的人,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人是元帅贺龙,萧克与贺龙的不合,是影响他评衔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战时期,萧克任120师的副师长,贺龙是师长,在此期间,萧克曾和王震向中央"告状",称贺龙在120师搞土匪作风,提拔乡族亲信。这件事这事报到毛主席处中央又给打回到贺龙手里了,王震马上做检查写检讨,而萧克则不然, 这也致使贺龙日后对萧克没什么好感,虽然二人的妻子是亲姐妹。

此外,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部会师。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四千,而这时萧克所部真正的救命草,不是贺龙,而是当时在川康黔大出风头的张国焘。

张国焘当年手下全胜时有八万之众,1935年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的日益膨胀的野心终于显现出来,企图通过武力获取党政大权。这是严重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此外,张国焘大力反对中央的北上抗日策略,力主南下,这年10月,张国焘率军南下,在卓木碉另立中央,对党和红军造成了恶劣影响。

而彼时的萧克,对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对张国焘本人的看法,也不像朱德等人那般,而且还在张国焘手下担任军长,与他交好 。虽然日后张国焘的企图破灭了,萧克也回到了延安,但这段经历,却使得朱毛对萧克颇有微词。

除了张国焘外,任弼时也是影响萧克在毛心中形象的人之一, 在萧克担任红六军军团长时,后台老板任弼时当年在苏区,曾激烈反对过毛泽东 ,因此,毛泽东对这支由弼时、萧克统带的队伍有所偏见也就在所难免了。

建国后,萧克这个土地革命时期的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副师长,因为政治因素仅被评为上将,而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都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副师长里聂荣臻是元帅,红一方面军其它的几个军团长级的干部除了牺牲的和转民职的,剩下的则都是元帅。 萧克这个叱咤风云曾和贺龙、聂荣臻平起平坐的老革命同志,仅落得一个上将军衔,确实有些令人惋惜。

好在萧克本人并不在意,把持着一种看淡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或许也是萧克能够长命百岁的原因之一。除了军事上的成就,萧克还是一位儒将, 他所著的《浴血罗霄》曾经获得1991年的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可谓是文武全才

萧克自幼喜爱读书,他本就出身在书香门第,经常去热爱藏书的伯父家里看书,即使后来参军后,对文学的爱好也未曾减弱。 在湘赣根据地时,萧克经常在《湘赣红旗》、《红色湘赣》等报刊上发表散文、小故事,长征途中也常常即兴作诗,为艰苦的长征增添了不少色彩。

但是真正让萧克萌发创作文学作品念头的,是在1937年的5月,当时参加完党代表会议返回途中,一行人在谈论当下中华民族面临的磨难时,认为需要有能够振奋国人的艺术作品,此时的萧克才真正产生创作的念头, 如果说此前的写作,只是他个人的爱好,那么这之后的萧克,便是怀着一种家国情怀去创作。

此后的萧克在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铁流》影响下,开始了创作小说的道路,他曾称赞《铁流》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史诗"。但是作为红军的领导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留给萧克进行创作,他只能利用战时稀少的空暇,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

就这样,从1937年5月到1939年,萧克用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第一部小说的初稿。 说来也稀奇,带兵打仗的大将军在这时表现的却很"小气",初稿完成后,萧克从不让人看,就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作品虽然已经完成,但是仍然有待改善,这是萧克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也是一个将军的执拗。

但接下来的战事,没有给萧克完善作品的机会,直到1958年,军队批判所谓的"教条主义",萧克成了批斗的主要对象,而那些批斗者听说萧克曾有一本小说作品,便意欲从中找出他"反叛革命"的根据。

就这样,那本搁置了二十年的小说初稿,被翻出,打印出来并被印上了"批判专用"的字样,激进分子过度解读书中的内容,堪比文字狱。但是好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这场闹剧没有被放大,但是文革的到来,再次让这本小说蒙难。

在那场浩劫中,不知多少人被批斗至死,萧克也被下放至江西进行劳动改造,但在这般逆境中,萧克充分体现了一个***产党人具备的优良作风,坚定信念。直到1972年,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才使得萧克摆脱磨难。

后来直到1985年底,78岁的萧克退休,而浩劫也早已结束,让他终于有机会完善这部小说。在动笔前,萧克这样写到:" 雕虫半世纪,今再操刀,告老不惜老。戎马60年,乐得解甲,赋闲更难闲。 "

此后一年,萧克闭门谢客,专心于小说的完善中,由于时隔四十余年,当年很多细节之处都已忘却,他便翻阅相关资料、底稿,查漏补缺,甚至为了回忆当年的奋战,80多岁的萧克还曾回到当年的战场,体会昔年的热血和悲怆。

经过一年的校队审阅,这部25万余字的小说终于完成,定名《浴血罗霄》,该书出版后,备受好评,特别是那些老革命同志,更是潸然泪下,动容不已,该书也于1991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2008年,102岁的萧克在北京去世,是倒数第二位去世的开国上将 ,萧克的一生,见证了我党和军队的建立、发展壮大和辉煌,不仅作为一名将军,也作为一名文学从业者,是我党 历史 上的一座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