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分为哪几种 产后恶露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 产后恶露及其分类
所谓产后恶露,指女性在分娩过后,随子宫蜕膜及附着物的脱落,将含有血液及坏死的蜕膜等组织由阴道排出,包括瘀血、粘液,这部分称为产后恶露。在正常情况下,恶露有一些血腥味,但没有异味,甚至是恶臭。一般将恶露分为三种类型,这也是依照阶段而定。
2 血性恶露
多见于产后的第一个礼拜。顾名思义,不仅恶露的量较多,而且呈红色、血液或小血块状。随着产后子宫的出血量渐渐减少,血性恶露在持续三或四天后,也会慢慢渐止。
3 浆性恶露大多在血性恶露之后出现,这是由于新生儿母亲的恶露中血量变少,更多的则是坏死的蜕膜、宫颈粘液、阴道分泌物等等之类的组织物体。所以浆性恶露基本为浅粉色浆液状。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十天左右,当浆液变少,白细胞随之增多之后,开始转为白色恶露。
4 白色恶露这部分恶露当中不再含血液、血块,更多为脱落的表皮细胞和细菌,外形更加粘稠。大部分情况下,在持续三周的时间后,白色恶露也将渐渐消除。
针对妈妈们在产后恶露的护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饮食、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