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钱学森电影的感想1000

作为一部传记片,钱学森98分钟的片长似乎有点仓促。从电影效果来看,更像是一部简历,只是略微缺乏触及灵魂深处的思想性报道,所以看起来有点像流水账。影片中原子弹研制成功后,下一幕是1980。钱学森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欢迎救灾士兵。当他告诉战士们他也是一名老兵的时候,我想到有多少和他并肩作战的老兵和同事在大灾难后活了下来。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经历对钱本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实这些东西应该是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但这些东西都只能存在于叙事边缘的想象中。此外,影片拍摄时,钱学森的妻子蒋英还健在,后人很多。他们对电影的选材和表达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即使创作者有心拍一部能深入科学家内心,触动他的恐惧和焦虑的人文传记,他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和陈凯歌拍梅兰芳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创作者最后把钱学森弄成这样已经很尽力了,但是如果再商业化一点就更好了,尤其是钱学森艰难跋涉回国这段话的前三分之一,在戏剧和传奇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尽管如此,在我看过的主旋律人物传记中,“钱学森”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事件的选择,无论大小,都在人物的完美上有所作为,人物至少说了“人话”,有些台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钱学森在说服朋友加入原子弹研究的时候就说过“手里有剑和没有剑是两回事”。

事实上,陈坤在外貌上与钱学森相差甚远,尤其是与老钱学森的扮演者许还山相比。而陈贴近人物的,是传道者优雅执着的气质,这也可以说是陈坤个人表现的一个突破。此外,林永健饰演的聂荣臻和吴越饰演的张工农也十分传神,使得整部影片在凝重的基调下显得轻松幽默。张建亚选择张铁林而不是唐国强来扮演毛泽东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治脸谱化的伪崇高感。

抛开人物的政治历史背景,钱学森更像是一个靠个人学识达到事业巅峰的励志故事。他的成功不在于加入了一个新的政权,而在于在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从而让一些人窒息。影片最感人的一幕是最后的纪录片素材。在钱学森的追悼会上,蒋英与丈夫依依不舍,让人感受到多年积累的永久眷恋。

………………………………………………………………………………………………………………

如何把一个真实的人和他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搬上银幕,因为把一个人一生的几十年浓缩成一两个小时真的不容易。不仅要把这个人一生中的重要事件都一一说明,还要用一些细节来体现人物的性格,要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显然,电影《钱学森》只做到了前面,没有做好后面,让整部电影像流水账一样没有深度。至于钱学森的扮演者陈坤,我觉得陈坤是个好演员。但他在演钱老的时候,表演的痕迹太多,模仿的痕迹太浓,矫揉造作,完全失去了深度演绎钱老的基础,所以看起来像个鬼,而且无味。

这对于传记片来说真的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当观众觉得片中的人和现实中认识的人根本不一样的时候,就很难去唱了。而且这部电影的编剧也很脆弱,一点张力都没有。事件接踵而至,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场景过去了。心潮澎湃的时候不应该有高潮,悲伤的时候应该轻快。这就使得这部电影完全不得不被看做一部纪录片,就像一些老京剧艺术家因为缺乏影像资料而不得不“声影”一样。而且影片前半部分,钱学森一家在美国的生活表现非常缺乏自信。

然而,最终,由许和潘虹扮演的年迈的钱学森夫妇更具感染力,也更具乡土气息。钱老生前和死后的真实影像,堪比电影里的一切。钱老追悼会上蒋英女士脸上的吻,让我们感受到了钱老的凡人本性,以及他们之间长久而纯粹的爱情。

说到放映两弹一星的电影,我比较喜欢两部,分别是1990的电视剧《中国神火》和1999的电影《冲出天际》。《中国神火》第***10集,展示了两弹一星工程从1955到1964的全貌。纪录片的拍摄将项目的张力提升到了极致,关键人物的刻画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在贫穷和贫困中冲锋陷阵的勇气和决心,涉及项目负责人和基层工厂。正是这部“迷你剧”让我对科技着迷。尤其是每集开头的独白,深刻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