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电影
随便看一眼劳力士,内心浮夸。
带着各种面瘫笑容的“油腻”脸,
那句话-
“有钱人的幸福就是这么不做作,无聊”。
整个人物形象在泥土气息中透露着优雅。
这就是我们曾经看到的朱衣。
01从“生成”到“一次”
曾本名朱根,朱1983,山东淄博人,从小家境富裕。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就不缺钱。”
2001年,朱根,18岁,被父母送出国留学,在新西兰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当时平均每年学费15万元(人民币)。
回国后,履历亮眼的朱根没有选择“打工”,而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如今朱根名下有11家公司,其中三家不在营业。此外,他们还投资了网络电影,但一直在亏损。300万砸进去后只追回了2万,而且他们一直在赔钱。
2016年以来,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网络名人经济”也发展得如火如荼,“网络名人经济”吹到三线城市淄博是2018年。
18年,短视频异军突起。偏爱“内容创业”的朱根和朋友王星月在淄博开了一家名为光耀联盛传媒的公司,开始进军内容领域,准备抓住这波红利。
即使你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你也必须被神奇的社会打败。
整整一年,朱根尝试打造了母婴、搞笑等多种网络名人产品。,但未能在视频领域大放异彩。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从农村招了一个小伙子。
02博乐香马
张策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小企业家庭。他父母夏天卖冷饮,冬天宰羊。
后来父母在县城开了两家店。张策从小在这里长大,看着店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有的客人斤斤计较,有的客人作弊。
大学张策兽医专业。毕业后,他没有从事相关行业,而是做起了短视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
在朱根的公司,他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自由创造的理想环境,任何人的脑洞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包容。同时,竹根资源丰富,可以为视频拍摄提供设备和环境。
在这样的条件下,2018年底,张策开始创作第一部视频系列片《街区C 802》,主要讲述员工与老板,以及职场同事之间的故事。
只是这部剧一直反响平平,在庞大的内容市场里石沉大海。
03“C座802”改为“曾朱”
改变人生的“朱衣一次”来了。
朱根本人也在短剧《块C 801》中客串。第一集,他自己演老板。短剧五月号,出现了朱根的办公室场景。这时“艮”字已经分为“曾”。
至于“曾经”这个名字的来源(GQ报道),是这样的——张策经常看到朱根在玩手机。无聊,他想。张策盯着老板,圆圆的脸,微微的啤酒肚,薄薄的眼镜后面圆圆的眼睛,平静的眼神,似笑非笑,偶尔还有些小孔。不知怎么的,一个平行时空的朱先生出现在了张策的想象中:丰富,闲散,无聊。他把这个词拆开了:曾经。
于是就有了《朱毅无聊人生》的第一个试用版——解雇前十名员工。起初,朱根担心视频会损害他的形象,后来他在发布之前换了一个Tik Tok。
真是个梦!一放就火了!
三天时间,粉丝上升20万,半年时间,全网突破1000万,入围微博红人节,成为2019哔哩哔哩百强up主之一,被粉丝称为哔哩哔哩四大反派之一。
“酒肉瞪眼,非洲发行”,“解约警告,非洲警告,劳力士警告”,“无聊”也成了全网流行的梗。
这种以富人视角描述故事的特点让观众耳目一新,故事中蕴含的一些黑色幽默以荒诞和不规则打破了原有的理性之美,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后重构出一种无序而荒诞的美感。
在此期间,朱的视频也是多元化的,如短剧、公益、古装剧等。,比如朱的爱情故事,古装剧朱的曾经,朱的曾经送徐的宝贝去非洲当第一个红眼。
春节期间,《一块劳力士的归途》堪称朱的“神作”。以面具为切入点,体现面具背后的人性,符合当下的热门话题,激发网友的疯狂讨论。以朱毅标志性的劳力士为主要道具,加深了讽刺意味,吸引了无数哔哩哔哩观众用弹幕“保护”。
从那段视频到今天,“敢说真话”朱毅的粉丝数量又翻了一倍。现在正在更新的《凌丹愿》也是一系列短剧,讲的是霸道总裁和保洁阿姨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朱火了,朱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04“幕后”到“台前”
随着《朱衣的无聊生活》这个IP火起来,朱根的公司已经扭亏为盈,现在拍视频的广告费是《街区C 801》那段时间的5倍多。
而“C 801地块”也随着年初朱根公司的搬迁而破局,围绕朱毅打造的IP也在陆续孵化中。
原本朱根只想做演员,现在也以演员为核心走上舞台。直播从去年6月5438+10月开始,能够连麦带货。大家也发现,“无趣冷漠的朱毅”只是剧中的设定,而现实中的朱根却是一个“接地气”的商人。
明明是十几家公司的霸道总裁,甚至可以在直播间和粉丝插科打诨。甚至在直播的时候,他还唱了一首《模仿猫》,让无数观众说了一句“我怕,我裂了”。这种反差让网友惊叹不已,收获了无数好感。
2020年,朱根将继续扩大公司规模。除了打造自己的IP,还将试水网络名人经济的“电商+直播”模式。
作为观众,也希望朱朴实无华、枯燥乏味的生活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