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好友严武真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毒蛇猛兽吗?

严武,字季鹰,唐朝名相严挺之之子,自幼豪气过人,举止少年老成。只是,他读书不用心,从不深究书中道理,总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所以,他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八岁时便干出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严武的生母裴氏因年老色衰,遭到严挺之嫌弃。严挺之独宠姬妾英,裴氏黯然神伤,终日以泪洗面。严武感到奇怪,追问裴氏。裴氏流着泪告诉他缘故。严武大怒,决心为母亲除去这个祸害,于是携带锋利的铁锥,趁姬妾英熟睡时残忍地将她脑袋砸个稀巴烂。

左右目睹凶杀现场惨状,无不被其心狠手辣程度震惊。左右为减轻严武的罪责,禀告其父严挺之:“少爷与英嬉戏,一不留神误杀了她!”严武却理直气壮大喊:“天下岂有厚爱姬妾而虐待妻子的大臣!儿子是有意杀死她,不是开玩笑!”严挺之毛骨悚然,对他另眼相看:“小子,有种!不愧是我严挺之的儿子!”

由于凶手年仅八岁,达不到唐律判刑标准,严武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因出身官二代,严武凭借父亲功勋,二十岁时顺利踏上仕途。进入官场后,他依然任性胡为,我行我素,再次犯下杀人重罪。

《太平广记》中有个“严武盗妾”的故事:严武在京城居住时,觊觎邻居“容色艳绝”的美女,于是不惜重金买通美女的左右,将美女引诱到家中非法同居。月余后,他雇船携美女企图到淮河一带藏匿。美女的父亲察觉后报官,严武被列为钦犯通缉。严武得知难逃罗网时,竟然用酒灌醉美女,夜里趁其酒醉,解下琵琶弦将其勒杀,将尸体抛入水中。次日,严武被官府抓获,却因搜不出美女而不了了之。

因《太平广记》并非史书,书中有很多神怪故事,故不足为信。尤其是该故事后文是:被勒死的冤魂女鬼他人现身,通过神通广大的道士向他索命、严武当晚毙命。这样充满迷信色彩的结局,无非是宣扬因果报应而已,更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严武盗妾”的情节,倒是非常符合其性格逻辑。

安史之乱爆发后,奉命留守北方平定安史之乱的太子李亨迅速变身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严武审时度势,投奔朝廷。 宰相房琯赞赏他极富才能谋略,极力推荐其为官。严武由此步步高升,最后被任命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

年仅32岁的严武得以位居高位,终日无所事事在京师混日子,难免志得意满自高自大,干出些与身份极不相符的事情。朝廷为磨炼其心性,将其外放担任绵州刺史,继而升任剑南东川节度使。不久,严武又被调回京师,担任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

36岁时,严武第二次入川,任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成为一方大员。次年,因唐玄宗与唐德宗相继驾崩,严武被再次征召入京,监修唐德宗父子陵墓,因尽心尽力被“封郑国公,迁黄门侍郎。”

严武在京城监工期间,蜀中大乱,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占据西川,扼守剑阁,切断巴蜀通往长安的通道。吐蕃趁机内犯,相继攻陷蜀地松、维、保三州。严武的继任者高适回天无力,徒呼奈何。严武临危受命,第三次以成都尹和剑南节度使身份入蜀平乱。

严武不负重托,于764年7月率部西征,两月后,他率兵西征。九月便在当狗城(今四川理县西南)消灭七万吐蕃军队,继而收复盐川城(今甘肃漳县西北),并拓地数百里,粉碎了吐蕃的大举入侵,使四川附近的少数民族“不敢犯境。”

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意气相投的故交,因此,严武虽然比杜甫小14岁,依然视杜甫为发小。他第三次入蜀后,得知杜甫流落成都,便诚邀杜甫出山担任幕僚,并表荐杜甫担任节度参谋和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此即“杜工部”来由) ,对他极为恭敬且“待遇甚隆”。杜甫对此深表感谢,先后为严武创作过二十余首诗歌。严武也由此成为杜甫除李白和高适外的第三个知音。

但是,大权在握、暴戾恣睢的严武,并未对杜甫投桃报李,而是居高临下以近乎施舍的态度与杜甫交往。他仅有一次尊称其“杜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平时人前人后直接喊他“杜二(杜甫行二,故称)”

而据新旧唐书记载,杜甫因性格偏执浮躁,缺乏气度,倚仗严武的恩宠肆无忌惮,故常得罪并激怒严武。有时遇到严武登门拜访,杜甫大大咧咧不戴冠帽就出迎,被严武手下视为“傲诞(狂傲放诞)”到不可理喻之人。严武逐渐对杜甫失去敬重,两人终于因为一件小事反目成仇。

那天,杜甫在严武私宅喝得醉醺醺之后,竟放肆地闯入严武内室,躺在严武床上,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怒叱严武:“严挺之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儿子!”当面直呼对方父亲名讳,是对对方的莫大羞辱。严武碍于情面,表面若无其事,心底却怒火中烧,对杜甫多次起了杀心。

正巧,曾经担任过严武助手的梓州刺史章彝,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严武,严武便披挂整齐,想把杜甫和章彝一起处死,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始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