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如下:

1、民间音乐在古代称“俗乐”,是和宫廷音乐相对的一个概念,系指流行在宫廷以外的,由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民众创作的音乐。其主要是民众集体创作,主要依靠口头传播,也有民众中某些个人创作,也有个别的类别辅以书面记录。

2、由于传统音乐是我国固有的民族音乐,又因为其中的宫廷音乐目前已不存活,音乐学界便用“民族民间音乐”来认指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

3、民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众的集体创作,又依靠口头流传,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在俞人豪,周菁菁等著的《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中,还介绍了其乡土性,即兴性,人民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在此作为补充。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类型

1、各民族音乐文化

这是由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产生的民歌、民族器乐、民族歌舞、民族曲艺、民族戏曲等艺术中的音乐所形成的音乐文化。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各民族艺术长期传承活动过程中所积淀并区别于其他民族音乐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经过各民族人民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并真实朴素地体现于人民群众情感的音乐文化。

4、宗教音乐文化

我国数千年宗教音乐文化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从古代奔腾而来,在当代继续地延续着。宗教音乐文化以道教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形式内容,在民众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象。虽然佛教音乐文化在全国各地也很普遍,但道教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在民众的思想认识中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