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的艺术特征
第一,注重社会意识的呈现,带有鲜明的理性分析色彩。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强调个人主义、唯美主义等非理性观念的20年代电影被更具社会使命感和社会意识的30年代左翼电影所取代。田汉、欧阳予倩、石东山等编剧和导演从小资产阶级的个体意识向工农大众意识靠拢。30年代的左翼电影以大量生动的社会事件和生活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状况。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影片增添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为改变阶级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意识’不仅成为创作者的批判,也成为普通电影观众的共同审美要求。”电影业要求“既有进步意识又有感人情节的剧本”。剧本的思想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电影不仅要揭示现实问题,还要用艺术的手段详细分析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命运,详细展现人物的经济、政治地位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把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社会联系起来。在《船夫的女儿》中,纯洁的爱情被邪恶势力践踏,爱情悲剧中透露出强烈的政治主题。《姐妹花》中,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姐妹俩之间再现。左翼作家无意表达纯粹的个人恩怨,而是再现人物命运在时代中的跌宕起伏。
第二,注意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左翼电影作为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个流派,非常注重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变化。通过着力塑造几个不同追求、不同命运的典型人物,他们的沉沦与奋进,忍耐与挣扎,善良与邪恶,勾勒出不同阶级或同一阶级在大时代中的表现和内在演变。在《三个现代女性》中,鱼雨、陈若盈和周淑真三位女性分别代表了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沉湎于幻想的小资产阶级和家国变局后“真正自力更生、最懂事、最勇敢、最关心公众利益”的优秀工人阶级。这三个人物的塑造与特定时代资产阶级的分化有直接关系。从北伐到九一八这段历史时期,华山偃师三大学士之一,积极投身革命,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中英勇牺牲。一个善于谋职,成为统治者的帮凶;一股不断摇摆和犹豫的洪流,最终融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知识分子阶层的几种追求。左翼作家常常在时代与人民的关系上大做文章。要求人们在特定的时代做出人生选择,人们的不同追求也反映了他们的阶级特征和个性要求。
左翼电影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大量对比蒙太奇的运用,有利于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强烈冲击观众的视觉和心灵。聂耳、任光等一批优秀作曲家作曲,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一些旋律优美、内涵丰富的电影插曲,如《余》中的《余》、《街头天使》中的《四季歌》、《桃李街》中的《毕业歌》等,被人们广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