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哭。梅寒 读后感

爸爸不哭_梅寒

补记:今天下午拨打张贵海的电话,主要想确认一下上面这个地址是否正确。没想到竟然打通了。跟爸爸张贵海讲了一会儿,他说自己的身体比以前好了许多,还要感谢这么多的好心人,因为他们,他们父子才有信心有力量好好生活下去。

小张猛刚放学,顶着大雨跑回去的。他现在读小学二年级了,爸爸说不想让他耽误太多的功课……

跟孩子讲了一会儿,稚嫩的一声“阿姨好”,我的眼睛就湿了:“阿姨把地址留给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阿姨写信,阿姨能帮上多点就帮你多点,好不好?”

孩子很乖,答应了。

曾经无数次地怀疑,自己有无写字的才情天赋。得知热心的读者朋友们打电话到杂志社去要他们父子的联系方式,想资助他们的时候,我心底的迷惑不再。哪怕,我的文字曾经温暖过一个人,我的书写也便有了意义。

这对父子前面的路还很长,这个孩子却让我牵挂着放不下。希望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朋友能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梅寒在这里也代表他们父子道一声音“谢谢!”

爸爸不哭 梅寒

九月一号,村里很多小伙伴都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背着崭新的书包去两公里之外的村小学报到。那天,张猛也起了个大早,给爸爸煮好饭,又扶爸爸起来洗漱完毕,看爸爸吃完早饭,张猛才背起书包一溜小跑着往学校去。

从那天起,他就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可这个长着一双童稚的大眼睛的一年级小新生,却是要学校答应他两个条件他才能到学校里来读书。

他怯怯地站在学校负责人面前说出自己的两个条件时,那位年轻的男老师怔住了:每天都要迟到一些早走一些?

是的,因为我爸爸需要人照顾。张猛回答的很自然,并无半点磕绊与犹豫。

因为孩子对学校那个不太合乎常情的要求,张猛的老师走进了他的家,而后又有媒体走进他的家,那个苦难的家也才得以走进众人的视线。

距重庆市区东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