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是什么意思
1645年5月20日至5月29日,清军在扬州大肆屠杀百姓,历时十天。只收集了80万具尸体,所以取名扬州十号。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大屠杀,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民众阻止清军入城后,清军对扬州民众进行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初的扬州十日记和明末史学家纪的明季南略记载,大屠杀持续十天,仅收尸80万,故名扬州十日。扬州经激烈抵抗后沦陷,清兵屠戮抢掠,十日封刀。
扬州惨案
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代繁华的扬州,尸横遍野,手脚相枕,血流成水,青赭石,化为五色,池塘平,前后左右,处处燃烧。
满清识字监狱盛行于清朝,所以据说他们没有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他们翻翻书。所以关于扬州大屠杀的记载是清军入汉后猎人mm故意隐瞒的。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有有心人从日本印制了扬州十日记,带回中国,希望借此重振被遗忘的旧恨,帮助革命成功。扬州十日事变为世人所熟知。
除了扬州十日记,还有扬州城守纪略明季南略等多种历史记载,但远不如扬州十日记详细。
满清大屠杀是清军侵吞汉人土地,强迫汉人和其他民族剃发更衣时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经过强烈反抗,采取屠杀政策,强行实施剃发更衣,树立他们的气焰。比较著名的有扬州十大、嘉定三大屠杀、江阴八一大屠杀、大同大屠杀、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
满清大屠杀遇难人数为中国之最。尽管文字狱被毁,满清大屠杀仍留下了大量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是西方传教士亲眼目睹的,大同大屠杀的资料可以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