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钢刀》
生锈的刀片
文学/梦里的诗和书
借鉴《罪恶之城》的风格并没有成为《钢刀》的大片亮点,只是成为了导演的遮羞布,没有办法掩盖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剧情。这是一部发生在战争年代兄弟之间的电影,只是狗血的苍白粉饰了一下,沉思被狂野的打斗取代。
这部电影的导演,原名刘,自诩为阿甘,从影片来看,他确实具有阿甘精神,可以说是当代国产低成本恐怖电影的开山鼻祖。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但阿甘导演的作品基本都是“一样的配方,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在《钢刀》中没有改变。整个故事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情节之间的衔接牵强,令人尴尬。我只能看到导演对罪恶之城风格无节制的滥用。
虽然《钢刀》与《罪恶之城》风格一致,但影片中这样的提法却未能达到与《罪恶之城》相媲美的暴力美学。没有真实的做作,不仅看不到一场战争的真实状态,还会让人捧腹大笑。在故事中,影片不以风格为剧情服务,却能牺牲剧情在很多场景中表现出这种所谓的风格,更令人印象深刻。
纵观近几年的战争题材电影,如《扫罗之子》、《雷区》、《无主之兽》,很多人都以深厚的人文情怀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这部电影中,血腥被刻意夸大,没有兄弟只有战士的对抗,永远是一场自相残杀。电影的这些内在想法很肤浅,更尴尬。作为一部战争电影,不仅不能反思战争的原罪。
影片中呈现的“钢刀”就像生锈的刀刃,刻意生硬的风格既不珍贵也不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