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纪念谁的

介子推。

相传春秋时期,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随臣介子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晋文公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为了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烧死了介子推和其母亲,

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扩展资料: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清明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

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时亦将扫墓祭祖作为清明的礼俗。

参考资料:

清明节-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