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各国冲锋枪,如果你是二战士兵你会选择哪个呢?

汤普森冲锋枪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之一,***生产了140多万支。图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汤普森M1A1型,全长810毫米,空枪重4.8千克,采用 11.43 X 23毫米口径弹药,理论射速每分700发,供弹通常配用30发弹匣,有效射程50米。

汤普森冲锋枪是以美国“自动武器公司”创建人之一的约翰·汤普森将军命名,实际上该枪由其设计小组中的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于1920年设计完 成的,旨在为美军研制一种取代栓动式步枪的自动武器。该系列冲锋枪从1921年投产以来,一直生产至今。

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纽约黑帮形象,手持一把“芝加哥打字机”(汤普森1921式)。该型枪是是汤普森冲锋枪首次大量生产的版本,***生产了 1.5万支。但由于采用了复杂的半后座、延迟闭锁系统,再加上高质量的胡桃木制枪托、握把、前握把及微细部件制作方法困难,一把单价为225美元(同时期一辆福特汽车售价为400美元),价格十分昂贵。

图为汤普森系列冲锋枪的几种主要型号。其中从M1型开始为简化量产型,有以下改进,改用后座作用运作系统;拉机柄改为位于机匣侧面;瞄准改用固定孔式后照门;装有木制固定式枪托。由于工序简化,M1A1型的生产时间只是M1928A1的一半,成本大幅降低,到1944年2月,包括配件的M1A1单价只需 45美元。

为了满足美军对冲锋枪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厂商对汤普森进行了多轮改进,但收效有限。在阿伯丁靶场的一次对比试验后,美军发现英军的司登冲锋枪大量采用冲压件结构轻便,十分突出。在借鉴司登的制造工业的基础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42年推出了M3冲锋枪。

M3冲锋枪全长仅579毫米(采用折叠枪托设计),空枪重3.7千克,为保证弹药通用性,口径与汤普森相同, 理论射速每分450发,供弹也采用30发直弹匣。加装固定瞄具后,有效射程为91米。由于外形独特,M3又被美军昵称为“黄油枪”(Grease 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