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参被称为百草药之王?

人参被誉为“百草药之王”,是五加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其根茎形似人,故称“人参”。我国是利用和种植人参最早的国家。早在古农书《神农本草经》中,便将人参列为百草药中的“上品”。我国人工栽培人参始于唐代。我国是人参主产国,人参产量、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吉林长白山林区出产的野人参,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东北人参被称为关东“三宝”之一。

人工栽培的参,6~10年即可成熟。野人参,一般要在30年以上才能成熟。五六十年才能长到一二两重。在吉林省长白山林区,生长百年以上的人参亦不罕见。人民大会堂吉林厅陈列的一支长2尺余、重9两多的大山参,参龄在百年以上,是一棵长寿“参王”,为人参珍品。

我国古代人参产地在晋、陕、甘、冀、鲁、豫一带。后来,由于地质的演变,特别是人为的破坏森林,这些地区的人参资源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现在,人参主产区在东北长白山、完达山、大小兴安岭林区,尤以长白山林区出产最多,质量最佳,蜚声中外。野山参由于资源少,生长慢,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而人工栽培的园参有很大发展。仅东北国有林区,参园面积就已达2万多亩,年产人参1.5万多斤,除东北外,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北、湖北等省都有种植。

在国外,生产人参的还有朝鲜、美国等国家。但产量、质量均不及我国。

人参生长需要特殊的环境,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气温低、光照长、土地肥沃、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挖山参劳动相当艰苦,人民大会堂吉林厅的那支野山参,是4个农民用了6个小时才挖出来的。提到挖山参,东北长白山林区还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说过去挖参人上山之前,必须先用馒头和煮熟的小鸡祭山。见到山参后,先用红布条把它绑起来,防止它从地下溜走。然后,再用骨制的钎子一点一点地挖,挖出来后,还要用红松树皮包裹,使它免遭损伤。

人参的神奇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虽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在恢复和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人参含有多种皂式以及配体糖、人参酸、甾醇、氨基酸、维生素、挥发油、黄酮等营养成分。它对于增强大脑神经中枢、延髓、心脏、脉管的活力,刺激内分泌机能,增进食欲,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日本科学家发现人参有抗癌的功效。

人参虽好,切忌滥用。临床实验证明,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过度兴奋、失眠、神经紊乱、食欲减退并导致高血压。

人参根据加工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红参、糖参和生晒参三种。红参呈棕红色或棕黄色半透明角质状,质硬而脆,味苦。糖参体表松泡,淡黄色或黄白色,味先苦而后甜。生晒参最大特点是体表有明显的环纹和纵纹,断面呈菊花形,味苦。人参除了全株入药以外,还可制成人参茶、人参酒、人参膏、人参烟和以人参为原料制成的润肤霜、洗发水、沐浴油、香皂、牙膏等,深受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