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以色列、犹太人
在西元前5世纪时,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率族人来到埃及以北的约旦河附近定居,后来伊萨国王病重时他的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犹大最终成为以色列王国的国王,当他得到了所罗门王的宝藏时,以色列变得异常富有,他们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犹太人(Jewish,希伯来语,拥有财富的人)。后来犹太人与原先的希伯来人发生冲突,信奉大卫教的犹太人被迫离开中东,来到欧洲并融入了基督世界。他们来到欧洲之后仍以高利贷和商业活动为主,争取了大量的财富积累,但最终导致整个基督世界的仇恨和嫉妒。直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犹太人的势力被彻底赶出整个阿拉伯地区,他们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从此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结下了不解的仇恨。
进入20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长期处于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地位,经济衰退,百业凋零。生活在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却依然生活富裕稳定。这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不满,他们甚至把德国战败的原因归罪与犹太人身上。
1933年纳粹党上台执政后,希特勒决定借党卫军和冲锋队一举消灭德国境内所有的犹太居民,随后屠杀和大规模建立集中营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开罗协定,在联合国的调停之下,允许世界各国的犹太人重返约旦河,在河西建立居民点,以圣城耶路撒冷分治区为界。这显然会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冲突愈演愈烈。
经过5次中东战争和数百次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现在“新中东格局”。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好战分子劫持以色列运动员;
1973年,在苏联的直接军事物资支援下,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让以色列地面部队一天内全线崩溃,若非以色列空军权利抵抗,以色列已处在“亡国”边缘了。
1981年,两伊战争爆发,以色列为沙特和伊朗空军提供了协助,摧毁了伊拉克很多军事设施,包括核反应堆。
1985年,以色列坦克部队攻入黎巴嫩;
1993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再次爆发激烈冲突,但最终达成停火协议;
2001年,以色列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一举攻占巴勒斯坦全景,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近年来,地区冲突已有缓和之势。
所以,两国从原来单纯的宗教冲突已上升为政治和民族冲突,这也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