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秋色巡游的意义

佛山秋色巡游的意义是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

佛山秋色自明正统十四年定名,至今已流传500多年,相传,佛山秋色的舞草龙起源于两晋时期,在农耕社会,秋收以后,老人将农作物边角料扎成草龙给小孩玩耍,这便成为最原始的秋收庆祝方式。举办佛山秋色巡游的意义是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让大家感受岭南文化魅力。

佛山秋色可分为民间工艺展示和文艺表演两大类,民间工艺展示主要包括扎作、砌作、针作、裱塑、雕批五种,文艺表演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五类。秋色巡游的参演群众有数千人,巡游队伍长达数里,其表现形态分为灯色、马色、车色、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色。

佛山秋色巡游简介

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起,佛山秋色巡游定为一年一次,在每年金秋时节举行。自2016年起,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与广东(佛山)非遗周结合举行,非遗项目展示、对话传承人等一系列的活动。

佛山秋色集工艺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表现形式多样,分为灯色、车色、马色、水色、景色、地色、飘色等七色,2009年起,佛山秋色巡游定为一年一次,在每年金秋时节举行。

佛山秋色巡游节目分为《品味佛山·秋醉岭南》《绿美广东·珠江风彩》《民族振兴谱新曲·美丽乡村歌悠扬》《秋色颂中华·高歌新时代》四大篇章,并委托广东歌舞剧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等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参与秋色节目的编创和巡游表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秋节(佛山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