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品?

其实这是挺简单的一个问题,但仔细想想,很多人似乎也一直心存疑惑。因为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他们在不同的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此给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回复为什么CPI不包括房价时,解释说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既然是投资不是消费,当然不能计入CPI中。否则,2000-2022年,我们的通货膨胀平均每年不得加上3-5个百分点啊!

控制房价时,政府最初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来升级了,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房住不炒”。买股票属于投资,所以叫炒股,买卖期货叫投资,所以叫炒期货。房子不能炒,业内人士有句行话,叫做去掉房子的金融属性。盖棺定论,属于消费,不属于投资。

但对于银行来说,房子被银行视为最优质的抵押品,在银行的抵押贷款中,超过一半的抵押物是房子,比其他抵押物加起来还多。能与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专利权、有价证券等投资品并列,并作为抵押物之首,房子当然也一直属于投资品。

对有钱人来说,有好多套房子,肯定是投资。比如房姐林萍君,坐拥1200套房子,她常感叹:“每天起早贪黑收房租,真的好累”!这个房姐有9栋楼,每个月收房租约160万元;比如大连原副市级官员徐长元,实际掌握了2714套房产,资产上百亿,家族年收入超过5亿;比如总结出“全职炒房的67个步骤”的中国炒房第一人欧成效,早在2009年手中就握有20套上海房产,账面资产回报已经达到一个亿。对于这些人而言,房子肯定是纯粹的投资品了。

但对穷人来说,对于全国6亿月收入只有一千元的普通底层老百姓来说,你就一套又老又破又窄小的房子,房价高低涨跌都无法变现,只能自住,如果梦想大的胆子大的抵押贷款做生意亏本了,可能住的地方都没了,房子对他们而言,肯定是消费品。

房子到底是投资品还是消费品?房子到底是消费属性还是金融属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消费品,其本身其实也同时具有投资的属性,你不能完全将其区隔开。比如茅台,你买了喝了,它是消费品。你买了收藏,那就是投资品。比如大米,你买了吃了是消费品,你买了再加工或者转卖,它?就成了投资品。

比如你读自媒体平台的文章,纯属文化消费。但有的人读了复制粘贴或改改放到自己的账号发出去赚流量,他就是投资。你看我的文章经常被人抄了拿去发了,好多都是一字不差地抄袭,他拿到的流量、阅读量居然比我还多,天底下都没这么低成本低风险的投资品了!

总结起来就是,天底下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也没有非对即错的道理。我们看问题,一定要避免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比较,然后再来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