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汉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没有,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罗宾汉(英语:RobinHood)是英国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人称汉丁顿伯爵。他武艺出众、机智勇敢,仇视官吏和教士,是一位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绿林英雄。传说他住在诺丁汉舍伍德森林(SherwoodForest)。

从12世纪中叶起,关于罗宾汉的传说开始在民间流传。14世纪,有关罗宾汉的故事首次作为文学作品问世。

此后,不断有作家以此为素材,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侠盗罗宾汉》就是法国文豪亚历山大·仲马在前人基础上创作的作品。

扩展资料:

公元12世纪开始,罗宾汉先后出现在大约四十首民谣中,其最初的原型是约克郡维克菲尔德庄园记录中的一个叫罗伯特的强盗。

罗宾汉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由威廉朗兰1337年写成的寓言体诗《农夫皮尔斯的幻觉》,此后,罗宾汉的形象甚至比牧师们歌颂的上帝还要深入人心。

随后罗宾汉又相继出现在1380年、1447年和1450年的编年史中,这些编年史都给这个人物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在瓦尔特勃尔1447年的编年史中描述了他的虔诚;

在斯洛尼1450年的手稿中揭示他出身高贵。在这些记载中,罗宾汉的形象渐渐丰满。他成为一个让官方闻之丧胆、听之头痛的强盗,被当时的法津所不容,反叛而极度危险,同时亦是一个杀富济贫、锄强扶弱、替民解忧的绿林好汉和民间英雄。

16世纪初,罗宾汉的故事又被加入了一些民间娱乐性的庆祝和消遣活动。如:五月歌赛和莫里斯舞等。

此后,在菲利普·锡德尼、威廉·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的一些作品中都曾提到过他,但无论如何,他的形象都没能超出民谣对他所界定的范围。

他还是那个被官府追剿的恶棍英雄;一个行侠仗仪,保护妇女的绿林好汉;一个对伪道士和贪官污吏疾恶如仇的人,但却并不真的反对国王。所以,后来又有人把他与“狮心王”理查一直到爱德华二世这段历史联系到一起。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流传和扩大,罗宾汉的性格又被打上了逢迎统治阶级口味的烙印。从17世纪初期以及其随后的两个世纪里,这个一贯具有反叛性格的人物竟然一跃成为宫廷戏剧的主要话题。

1765年,大主教托马斯·波西把有关罗宾汉的八首民谣编进了《英国古诗遗》,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美国作家霍华德·保罗于1883年出版的《罗宾汉在诺丁堡的探险故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侠盗罗宾汉》则是法国文豪亚历山大·仲马在前人基础上再创作的作品。

小说中,罗宾汉与邪恶的诺丁汉郡郡长不断过招,最终以胜利告终。“英国历史小说之父”瓦尔·特司特在他的历史小说《艾凡赫》中也曾提到他。

随着主体意识的认同,罗宾汉的身上被赋予了鲜明的诺曼王朝时期的骑士特征。他不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还是一个效忠国王并跟随国王参加过圣战的人物。

罗宾汉的身上寄托了底层百姓反抗权贵的愿望,但也融合了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强烈欲望。罗宾汉成为主体的代言人和英国民族的象征,被统治阶级和民众双双接受,甚至成为人民英雄,有关这个民族英雄人物的神话便诞生了。

关于他的传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在12-13世纪著名的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英格兰的理查王被俘,留在国内的约翰王子趁机篡权,拒绝赎回理查王。

而与他狼狈为奸的诺丁汉郡长也趁机强占了忠心于理查王的罗宾汉家的领地,更试图染指罗宾汉的心上人玛丽安。

罗宾汉被迫躲进舍伍德森林,他以诺丁汉北部广阔的舍伍德森林为大本营,联合小约翰、温里奥等人,劫富济贫,整治暴戾的路德曼贵族、官吏,并把得来的钱财用于救助贫苦百姓。

最终成功赎回理查王,粉碎了约翰王子等人的阴谋。这个劫富济贫、反抗权贵的侠客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这位中世纪的绿林好汉后来被搬上电视及电影银幕达三十次之多,如1922年范朋克主演的《罗宾汉》;1938年埃罗尔·弗林主演的《侠盗罗宾汉》,该片获得过三项奥斯卡奖;

在拉塞尔·克劳之前,44岁的肖恩·康纳利是最年长的罗宾汉,他与奥黛丽·赫本的1976年版《罗宾汉与玛丽安》演绎了舍伍德传奇20年之后,罗宾汉重回诺丁汉郡的故事,角色与外貌基本符合;

1991年凯文·考斯特纳的《侠盗王子罗宾汉》等。这些影片基本上都赋予了罗宾汉劫富济贫的侠盗身份,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好莱坞式的浪漫爱情元素,他与美女玛丽安的感情贯穿于每部影片始终。

几十年来,大银幕上的罗宾汉有名誉,有金钱,也有美女,逍遥自在地生活在诺丁汉郡附近的舍伍德森林。

百度百科——罗宾汉

人民网——侠盗“罗宾汉”的虚幻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