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展示中心概况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大量运用高科技展示手段,突破了展馆原有的扁平化、被动式展示模式,运用4D影院、3D虚拟系统、语音导览系统、2D动画系统等富有科技元素的技术和设备,力求给人以动态、新颖、全面的感官效果,努力将展示中心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省内最好的展馆。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分为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发展,第二展厅介绍中国社区的发展,第三展厅是中国社区建设文献史料集,第四展厅是现代社区工作展,第五展厅是现代社区服务中心。第一展厅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发展
第一展厅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基层组织选举方式的演变、新中国第一届居民委员会和浙江。
中国的基层组织起源于奴隶社会的城市,在经历了十五、香亭、三粮、内保、都保、李佳、嘉宝等封建制度后,继续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封建保甲制度。展厅采用漆画、漫画、浮雕、实物展示等方式,介绍了中国基层组织演变图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组织形式。
展厅以展板、展柜、展台等方式介绍了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后,一些城市建立了街道委员会、居委会等基层管理机构,出现了警卫队、防盗队、居民小组等不同名称的群众组织。商鞅街居委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居委会。到1956,全国各城市普遍成立了居民委员会。展厅通过照片、投影、沙盘、影像等形式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各种选举方式。
第一博物馆二楼以拉丁电影的形式放映了《寻踪》、《新中国第一届居民委员会寻访结果新闻发布会》两部电影;实物模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洋市街居委会办公场景,以大型绘画形式展示1949+65438 10月23日上洋市街居委会成立时的选举场景。通过120度圆形银幕影院,播放长度为10分钟的立体电影《大师》,真实展现了新中国第一届居民委员会成立的场景;通过柜子和触摸屏展示新中国和浙江的第一个居民委员会。
第二展厅中国社区建设与发展
展厅通过灯箱、展板、摊位、液晶屏、问询系统、灯柱、魔镜墙等方式,展示了领导关怀、社区建设兴起的背景、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社区建设的丰硕成果、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五个部分。其中,社区建设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中国的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社区服务。1999年,民政部先后选择全国16个城市的26个城区作为“社区建设实验区”进行试点。2000年,社区建设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推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进入了促进和谐、统筹城乡的阶段。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查询全国收集的史料,浏览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网站。
第三展厅中国社区建设文献收藏。
展览馆收藏了国外社区发展的编纂资料、史料、理论专著和书籍。展厅提供电子查询屏,查询馆藏图书、文献、资料。参观者还可以浏览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网站,该网站有10个栏目,包括新闻动态、数字史料馆、政策法规、学习园地、理论研究、经验交流、领导讲话、专题、社区论坛、视频点播等。网站具有站内搜索功能,可以通过作者、标题等在站内进行搜索。另外,可以在网上查询全国各地上交的史料。
第四展厅现代社区工作展
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以一门式服务大厅的形式,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办理帮扶、就业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妇女教育、民政福利、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社区事务。服务大厅两侧设置两块触摸式查询屏,查询“人生旅程”的服务指南和流程。
社区180秒三维动态演示片,从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社区服务等方面对商鞅街道社区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通过三维虚拟手段指出上洋市街的地址,将上洋市街社区的几个重点街区一一呈现给游客。同时,游客还可以自助,通过无线操纵杆虚拟漫游整个上阳市街。
第五展厅现代社区服务中心
上羊市街社区服务中心集公共服务、便民互助服务于一体,设有矛盾纠纷咨询室、社区警务室、民间艺术团、邻里值班室、党员服务站、管家服务社、残疾人康复室和残疾人艺术中心、96345社区便民亭宣传栏,构建满足群众全方位需求的人性化社区服务体系。●和谐墙。和谐墙由前言和浮雕组成。前言主要介绍了社区的定义和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浮雕体现了和谐社区的六个方面和许多“和谐”字,艺术地展示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误画。一幅山水画结合周围的场景,结合室内和室外的场景,有视觉延伸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守望者。雕塑是真人大小,形象接近现代。你可以听到来自杭州、北京、四川、广东、陕西和东北的方言。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雕塑。它由铜铸和幻觉空间绘画组成。再现了1958到65438+10月5日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的场景,这是毛主席唯一去过的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