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懒”妈妈的自述:为儿子掏心掏肺,他却宁愿自己是个孤儿

儿子上初中以前,我一直自诩为是最“民主”的妈妈。

或许孩子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庆幸有个“不管”自己的妈妈。

然而,他曾有多庆幸,后来就对我有多怨恨。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提过一个观点:

后知后觉的我,直到孩子上初中后,日愈爆发极端言行,才猛然发现自己是个多么失职的妈妈。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我就从没管过他的学习。

学前班毕业时,老师跟我讲,让孩子读多一年学前班,怕他上一年级跟不上。

我觉得这老师着实认真得可爱,孩子长大一点自然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操心太多实在没必要!

小学一年级时,儿子果不其然成了全班的垫底生,期末考试:语文28,数学60。

我心里还暗喜:这孩子没有遗传我偏文科的毛病。孩子爸看了一眼成绩单,说了一句:“成绩怎么这么差!”便转身忙他的去了。

就这样,我们的宝贝儿子在这对佛性到不行的父母眼里任性发展,转眼到了六年级。

这天,班主任跟我说:“孩子现在这种成绩,恐怕连市里最差的中学也不太敢接受。”我一听,心里有点急了,如果是这样,可能就算肯花钱进私立学校,也是要到最差的班。

以儿子这种好面子的个性,读不了几天就一定不肯去学校了。在儿子六年级期中考试过后,我开始抓他的学习了,心想:“母子俩咬咬牙,奋斗半年,起码能混个中等成绩。”

于是,我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进给儿子找复习资料,监督他拼命刷题。儿子却完全不配合,在他眼里,我像个入侵者,突然插手他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们开始有了争吵,无非就是我要他做功课,偏不,要他读书,他就看电视、玩手机。

我越要,他越不,渐渐地,母子的较量已经到了水深火热,他的成绩不但没起色,还多了许多坏毛病。

有一天,我在房门外听见他和同学打电话,说:

“我妈真是太恶心了!现在一天天地管着我,还整天说我成绩差,再不努力一点就上不了初中了。我也真是无语,她早干嘛去了?从一年级都没管过我,现在来管?……

我突然像被人闷头打了一棍,心痛不已,原来在孩子心里,我是个如此不称职的妈妈。

或许儿子还是很在意自己能不能顺利上初中的,虽然态度一直抗拒,但六年级下学期还是多少下了点功夫,小升初的成绩总算强差人意。

上了初一的儿子,心思也全不在学习上,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老师两天一个投诉电话,三天一个微信轰炸。

周一至周五,他“老人家”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任你把门给敲烂,他那里面仍然是风平浪静,雷打不动。

周五晚到周日,彻夜通宵, 游戏 的声音一起响到早上八九点。白天想见他一面?难!

即便人在教室,他的魂也是在梦里或是在手机里,几乎没有一天是正常的。各科老师和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挽救后,也只能听之任之。

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15。面对我的质问,他漫不经心地说:“你让我学,我不是每天都去上学了吗?你想我怎么样?你说别人的成绩好,你也不看看别人的妈是怎么做的?

此时的我,真是欲哭无泪,这就是我任其生长的“乖”儿子,学习自觉性全无,更别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一“混世小魔王”!

为了端正孩子的学习,我给他了报好几个学习班,有一对一私教,也有远程网络授课。想着,先给他营造一点学习氛围,把他“丢”进一个人人都努力争上游的群里,耳濡目染也能有点上争心。

然而,没多久,我就被狠狠打了脸,事实证明,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就像火星撞地球。

除了第一节课是我和老公两人亲自押着去报到的,其余的课他基本都习惯性逃掉了。每当到点,老师打电话要人时,才发现,又被出门时一脸乖乖模样的儿子蒙骗了。

为了让他准时准点上课,我们夫妻俩每到周六日不得不轮流请假,亲自“押送”。可是牛不喝水,强按牛头也真不是办法。

几个星期下来,不光我们精疲力尽,儿子的反抗的情绪更是越来越高涨。

这天,我请好了假,给他准备好了课本和纸笔,催促还在低头玩手机的儿子快点。他正在玩得起 劲,头也不抬,声也不吭。

眼看时间到了,我不免心烦气躁起来:“你快点了!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啊?你到底还想不想读的啊?不行你就在家里玩个饱,玩到死算了!”

儿子倏地站起来,扬起手机一把摔到地上,扯着脖子大声喝:“催什么催?催什么催?整天骂骂骂,你有意思吗?”

我气到肺都要炸了,“要不是你是我儿子,我才懒得管你!你也不照照镜子,人高马大,还一天到晚不让人省心!”

“谁要做你儿子啊?你问过我同意你做我妈了吗?有你这样的妈,我宁愿自己是孤儿!”

儿子满脸通红地对着我一顿歇斯底里大喊 ,然后砰地一声把门反锁。

痛心之余,我更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育问题。

发现最根本原因,是我给他的自由真是过了火,如果再不管,这孩子的人生真是一眼就能望到头。

正在我求助无门时,表嫂给我发了“引爆孩子学习力父母训练营”的链接过来,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试着上了几节课,突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敞亮,在教育家黄伟强的指引下,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

我原本的佛性源由过于相信静待花开,只等春色满园的理想教育,还有一点就是人性里的惰性作怪。总想着,等他长大一点就好,到时自己自然就会有追求。

他非但没有珍惜别人艳羡的“自由空气”,反倒走了极端,就像一盘不经修剪的盆景,越长越歪,粗枝横生。

正如黄伟强老师所说,教育孩子需要从小教起,如果一开始没有让他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等定性了再来强制要求,只会让孩子跟你对着干。

黄老师跟我说:一定要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按照方法,有耐心科学先改变自己,其次正向引导孩子。

同时,黄老师认为:

认识到这些之后,我变得胸有成竹,心平气和,第一次跟孩子坦露心思,还鼓起勇气承认了自己的教育失职,没有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从未注重培养他的学习动力,让他有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理想。

儿子接受了我的歉意,也红着脸对我道了谦,说自己之前的态度不好。

这也印证了老师在课上说的那句话: “只有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说的话孩子才愿意听,才能有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老师说的那句话:“教育孩子是点燃一团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

那以后,我和儿子的关系慢慢缓和起来了,再根据黄伟强老师给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制定了一份三千字的教育计划,主要是从自律,作业,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冲刺学霸这五个方面,依照日程来给孩子定目标。

“小目标要简单难度,大目标要地狱难度!每五个小目标穿插一个大的目标,让孩子不服输,激发斗志,向过去的自己说不!”

我一口气把学习计划打印了出来,贴在了床头。

现在,我儿子已不再是当年的混世魔王了,而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好学生,是妥妥的学霸一枚。

现在回想起那段看不到光明的日子,仍是心有余悸,幸好让我们母子遇见了黄伟强老师,在训练营里学到了终生有益的 育儿 理念和动力培养。

在这里,数千个家庭因此有了新的生机,黄伟强老师是众多迷失在 育儿 路的父母一颗永远耀眼的远航灯!

我也想把课程分享给和我一样的家长们!点击下面的卡片,即可报名。

在训练营里,和我一样,在痛苦中解放,重燃家族希望的父母,其实有很多, 她们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蜕变经历:

来自武汉的张妈妈激动地和我们反馈: “孩子变化极大,就像换了个人,学习热情挡也挡不住!”

上海的何妈妈也在群里说:“孩子愿意放下手机,不再激烈对抗。”

苏州的赵妈妈在学习之后,不再焦虑,不再盯着孩子,孩子的作业速度提升一大截,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杭州的李妈妈非常激动地和我们说:“我帮儿子找到了最初的梦想,有了目标的儿子,动力十足!”

来自泉州的周妈妈说:“ 孩子变得学习主动了,不再乱发脾气,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感觉非常好!

还有妈妈非常高兴地和我们反馈说: “这段时间,孩子看到我在改变,他也在努力改变,对学习越来越有动力,自己也越来越自信!儿子特别喜欢老师!”

除此之外,在这里成长、改变,继而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习更有动力、有目标的家长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真正帮到家长们,我们邀请脑潜能导师黄伟强和几十位家长深入对话,研发寻找到了 激发孩子学习内在动力有实效、能落地的办法,那就是训练营模式!

我们采用训练营的模式,就好比给你配了一个随身教练!

事实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就是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