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齐皇帝高洋每个疯狂行为的背后,都是用心良苦的权谋吗?
说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前半生天使,后半生魔鬼。从史书上的评价来看,高洋的前半生,绝对可以与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相提并论,因为他拥有优秀帝王所具备的一切品质。但后来的高洋,却变得越来越像昏君和暴君,而且他的疯狂和残暴程度,丝毫不逊于史书上的任何一位昏君和暴君。
那么,高洋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高洋所谓的疯狂,只是表面上的行为,它的背后,实际上权谋的一种运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天威难测,而高洋种种疯狂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不想让人摸清楚他做事的规律,希望让臣子们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
比如,有一件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曾骑着马奔驰,手里拿着槊矛三次指向斛律金的胸膛,斛律金站立不动,高洋便赏赐给他一千段帛。
表面上看,高洋的这个行为完全像个疯子、不可理喻,但其实呢,高洋是用这种方式来试探斛律金对他的忠诚。试想,如果斛律金在这段时间曾密谋过危害高洋的事情,那当他看到高洋这样对自己时,肯定会第一时间思考,我这些天密谋的事,是不是走漏了什么消息?如果是这样,斛律金恐怕很难做到神色坦然。
所以,当斛律金以这种坦然的态度面对时,高洋自然就相信,斛律金肯定没有干过对不起自己的事。当然,因为斛律金是帝国最重要的军政大佬,高洋这样对待他,实际上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高洋马上赏赐他一大笔钱作为补偿。
试想,如果高洋通过正常手段来调查斛律金有没有干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比如皇帝们最常用的,派人把斛律金关进大牢里面调查,大家自然不会觉得高洋的行为有什么不可理喻。问题是,他以这种夸张的行为来试探斛律金,大家自然会觉得他像个疯子。
其实,恰恰正是因为高洋的这种疯狂行为,大家才很难去摸清楚他做事的规律,这样无形中就会让大家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只能尽全力去忠于高洋,虽然这样做有时也会遭遇不幸,但除此之外,却找不出更好的方法。
至于高洋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母亲、亲弟弟,都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因为这些人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军政实力,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存在,高洋虽然当了皇帝,但是这个皇位一直都充满着危机。
更可怕的是,高洋的太子又实在太文弱。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高殷,自幼温尔雅,通达事理,礼尊文士,喜好学问,留心时政,有很好的声誉。?
从冠冕堂皇的角度看,高洋的太子,自然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因为他具备仁君的一切品质。问题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像高殷这样的人,坐到皇位上,等待他的,恐怕只会是任人宰割的命运。
据记载,高洋为了锻炼太子高殷的胆量,曾特意让他亲自杀一个囚犯,但高殷却不敢杀,最后在高洋的逼迫下,他只好战战兢兢的拿着刀连砍两三次,接过却没有砍死囚犯。看到太子这样软弱,高洋恨得直拿鞭子抽他。而太子对此,更是又惊又吓,于是病了很久。
看到自己的太子这样子,高洋内心恐怕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在众多实力派虎视眈眈的背景下,一个人如果连亲手杀人的勇气都没有,还靠什么坐稳皇位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高洋的统治后期,他就已经很清楚,只要自己一死,他的孤儿寡母,必将遭到自己母亲、亲弟弟们的打击。问题是,高洋想打击自己的母亲和亲弟弟,却又缺乏足够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高洋只能以一种非常疯狂、不可理喻的表现,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来给自己儿子扩张出足够的权力空间。
但是,高洋的这些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他到死都没能构建起一个稳定的权力格局,所以他临死前就对自己弟弟说,你想当皇帝,就当吧,只希望你不要杀我儿子。但是很不幸,高洋的儿子最后既丢了皇位,也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