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89岁仍在田中实验,技术不断突破,网友说了什么话让人寒心?
自中国步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物质需求获得了极大满足。在茶余饭后,人们不再三五成群地讨论生活琐事,而是换上轻便的装束出去锻炼身体,老年人去跳广场舞,年轻人则是去公园夜跑。虽然他们做的事情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同的目的:更好地活着。
遥想当年,老百姓们要经常计算家里的余粮,合理分配家庭成员的粮食用量,即使饿着肚子也不能多吃,因为当时国内的粮食产量低,满足不了过剩的人口。然而,袁隆平老爷子的横空出世却解决了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他研究出来的“超级水稻”使粮食产量直线上升,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用再因为吃不饱而发愁,他是全中国的英雄。
1930年,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经历战乱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他,见过了太多饥饿的百姓,他们无神的双眼和消瘦的面颊让他久久不能忘怀。1949年,袁隆平考入西南农学院,学习农学系农作物专业。4年之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的学校教书,在传授知识之余,袁隆平还在农校的试验田中培养研究水稻。
1960年7月,在试验田中的袁隆平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经过试种,他发现该水稻的子代呈现出不同性状,可是水稻却是自花授粉的植物,所以袁隆平推断,这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新品种水稻的发现,给袁隆平指引了方向,也在他的心里树立了极大信心。从那时起,袁隆平便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让全中国人的人都能吃饱饭。
经过不断培育研究,袁隆平终于在1964年培育出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袁隆平成功繁育出了2代杂交水稻,彻底推翻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到了现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已经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经有关专家实地测验,该品种的水稻再次突破记录,最终实现亩产1149.02公斤的卓越成果。如今,89岁的袁隆平还在试验田里进行水稻研究,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做突破,让国人的生存得到更多保障。然而,网上却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他们称袁隆平此举就是“吃饱了撑的”,就是在骗取国家的研究经费。
其实,这些用心险恶的批判者一点都不用在意,他们大多数人都对农学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当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质疑一位英雄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又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什么贡献。一位89岁的老人,本该呆在家里安享晚年,可是袁隆平老爷子却拖着瘦弱的身躯,在炎热的天气中弯腰做实验,他为的只是人民。
袁隆平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如此英雄,怎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