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战争的电影情节。
1877年,一群青年学子怀着强国梦登上海船,远赴英国,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学校。在那里,他们登上最新的战船,学习最先进的知识,亲自驾驶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装甲巨舰回到祖国。在他们的同学中,有一群日本留学生,也是怀着同样的强国之志,驾驶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前往远东。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着他们加速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在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改革,成为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公然在朝廷“听政”,中国腐败成风。
长崎事件极大刺激了日本,天皇带头捐款。全国上下都致力于海军的发展,尤其是新型快炮的研制,大大提高了海军的实力。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的60大寿,一座宏伟的园林——颐和园几近完工,而建造颐和园用的钱,居然是中国海军的军费!
“致远”号指挥邓世昌是北洋舰队里一个不嫖不赌不贪私利的船长。右翼连长刘的堂弟早在英国就仰慕他的一表人才,而邓世昌坚守忠孝传统伦理,不为所动。这次,小姐姐从英国带回了一个好消息。英国愿意卖一艘新军舰,但大家的喜悦很快就破灭了:朝廷因为修建颐和园,没钱买船,而修建颐和园的费用足够买20艘新军舰。日本得知这一情况后,天皇再次带头捐款,抢购了这艘新战舰,并将其命名为“吉野”号。
侵略扩张的野心最终导致日本发动战争。对于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军大规模侵华,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城内只剩下36人。此时的北京颐和园歌声四起,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大典如火如荼。
1895 65438+10月14日,日本人得知钓鱼岛属于中国后,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将钓鱼岛更名为尖阁列岛,据为己有。日本马关1895。李鸿章被慈禧派往日本求和。李鸿章忍辱走上被告席,曾经威严的宰相如今却低头哀求对手,却不知日本人早已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而且我国力早已空虚,再也打不动了。历史就这样把中国推向了更加悲惨的深渊。日本人要求中国割让台湾省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并提出缴纳2.5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杭等通商口岸等一系列条件。李鸿章愤然离去,却遭到日本民众的攻击,子弹进入了他的面部。不久后,正在医院的李鸿章收到了软弱腐败的清政府的回函,同意了日本提出的所有条件。
17年4月,李鸿章战战兢兢地签署了可耻的条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关条约》。直到50年后,中国为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牺牲3500多万人,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67年后,一艘海船驶过平静的海面,一张年轻学生的照片落入大海。在深蓝色的大海中,一艘装甲船的残骸静静地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