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女兵跳河的故事
1938年夏,日本关东军集结伪蒙古人和满人,在松花江下游发动“三江讨伐”。东北抗联四、五军为摆脱困境决定西进,屡遭日军追击拦截,牺牲了不少抗联战士。5438年6月+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1师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被伍肆浑河封锁。第五军女兵队共有八名女战士,分别是:冷云(原名)、胡秀芝、杨、、黄桂清、、、安顺富。抗联的士兵发现了日军,冲了出去。冷云(郑志民饰)相对冷静,命令7名女兵躺下。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并接近大部队。
这时,情况非常危急。在这里,冷云决一死战,果断组织女战士从背后攻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顿时慌了,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他们还击。大部队趁机突出日军的包围圈。冲出来的战友们终于听到他们齐声喊道——“赶紧出来!把枪拿在手上,把战争打到底!”日军得知他们只有8名女兵,更加猖狂,大喊:“投降!”皇军不会亏待女人的!“大部队发现还有8名女兵没有冲出日军包围圈时,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但由于日军火力强大,均告失败。
在背水一战直至弹尽粮绝的情况下,8名女兵在日伪军面前被迫投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来自* * * *的党员战士,宁死不屈!为祖国的解放而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他们扔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时销毁了枪支,手挽手涉入冰冷的乌顺河里,唱着《国际歌》...满腔热血在沸腾,我们必须为真理而战...“他们集体投河,壮烈牺牲。他们去世时,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慧敏只有13岁。八名女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八婆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保忠得知“八个女人投河自尽”的消息后,当即写下“将来伍肆河畔牡丹江畔,也要有一个英雄的女人”。解放后,中国* * *制作方拍摄了一部以“八婆投江”为主题的电影《中国女儿》,女主角们的高尚气节强烈感染了千千千千万万的中国人。9月7日,1986,为纪念八位女烈士而建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她题词:“八女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