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有什么特色小吃

海丰的特产小吃一直不为外人所知道,离开了家乡品尝各地美味之后才发觉原来最棒的小吃在自己家乡!海丰地如其名,物产丰富,人民勤劳爱吃,所做出来的小吃也极尽特色和美味,来到海丰千万别错过这些,更况且我家那还有美食一条街——海丰人可以一天吃五顿的哦!

(一)清明节的应时食品——薄饼

在东门头看到一家薄饼店,店老板娴熟的手法,店里围坐的热闹顾客,吸引我也走过去。很喜欢看人做薄饼,那柔软细白的面团,到了他们手中总变得妖饶多情。面团与铁锅刹那的接触,就完成了一次美丽的变身。裹以甜或咸的馅料,于是成了丰富可口的美食。只有经过火的炽烧,才有这番坚韧。

 

二)特色小吃——牛肉饼

红城电影院门口有着不少摊档,据说那里的小米和牛肉饼是比较好吃的。我喜欢在家乡吃牛肉丸,牛肉饼,也许诱惑人的全部功夫就在于它的一碗汤。

电影院应该早就没有放电影了吧,想起小学时学校常常来这里观看各种教育影片,最感人的那次莫过《妈妈再爱我一次》。恍惚中,望着残旧的红城电影院,心里泛起微酸。

最靠里的那家小米店老板似乎叫老肥,听不少人说过他家的小米最好吃。我举着相机拍照时,老板笑问我拍来何用。我说放到网上帮你做广告啊,他憨厚地笑了。相片中这锅骨头汤是吃牛肉饼的最佳搭配,少了它,就无香可谈了。而牛肉饼要是忘了放葱,便无色可说。在面前摆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饼,估计没人可以拒绝。哈哈... 而且以前才两块钱一碗啊~要沾辣椒酱吃的哦

(三)海丰小吃——小米

呵呵,看到了吧?知道是什么了吧?

对了,这就是有名的海丰小吃——小米。

最喜欢打开锅盖的那一刻,热气腾腾,馨香扑鼻,一颗颗饱满而晶莹的小米如黑珍珠般,光是看就让人流口水了。

小米加蚝油是我的最爱,这不同于牛肉饼加辣椒酱,但一样让我百吃不厌,是我们的早餐和午餐还有下午茶的食物之一

四)阿姨的狗毛糕

每次回家,一定会去吃一碗阿姨的狗毛糕。记得第一次吃好像是小学五六年级,一帮好朋友,都在传说东门头阿姨的狗毛糕最好吃,于是便有了第一次深刻的印象。

 

阿姨的狗毛糕以脆、爽、清甜出名,原因是是她家选料上乘,做法精致,服务热情。现在,阿姨好像也很少出来经营了,我常见的是她儿子。打碎狗毛糕的也不再是两把绑在一起的小刀,而换成搅拌机了。以前的钢碗,如今也用了塑料杯子替代,有的还会加入所谓珍珠。可是,我还是很怀念以前的不锈钢碗,还有小刀划开狗毛糕时与钢杯相碰的声音。呵呵,现在的狗毛糕都要掺很多鸽春丸的了,而且拍的时候狗毛糕都沉到底下去了。

蛤春丸(西米)及狗毛糕 这碗加的是炼奶 !

黑色的是草糕 (也就是凉粉) 加的是沙糖 !

 

五)海丰特色小吃——菜茶

菜茶是我最最喜欢的家乡小吃,它在选料、做法上都十分讲究,所以只有在家乡才能品出其真正的风味。所以每次回家,我妈都会为我炒上一盘菜茶,让我一次撑个够!我一天可以吃上十碗,听说还有比我更厉害的!

菜茶的好吃与否还与汤有很大联系,我每次都要等到汤熬到发白浓香时才开始正式吃(之前是小尝则止)。当然,炒米和花生这样的佐料也是不可少的。

六)清明肥蚶

每到这个时节,当然要吃蚶了!!论坛里的贴子也提到有名的“血丝蚶”,呵呵,这次回家可把我撑坏了!那个鲜嫩可口哦,现在想起还流口水。

七)咸茶 不同于上面的菜茶,菜茶一般是应节产物,而吃咸茶(没错,我们喝茶叫“吃”)则是常常的事情,我小时侯经常吃,现在有回去也有吃。

妇女传统日常饮料是“牙钵茶”,把茶叶放于茶钵内,稍擂几下,放几粒盐,将开水冲下即可;或用菝仔叶、芒果叶、苦刺心等代茶叶均可。稍高级的叫“炒米茶”、“油麻茶”,即于“牙钵茶”上撒以芝麻、炒米、花生。“菜茶”过去于每年元宵节才品尝,现在一般人家闲时也做菜茶,以猪肉、鲜虾、鱿鱼、鱼脯、菠菜等为料,置于碗中,撒上花生、炒米,淋上淡茶或猪骨汤,再以胡椒粉调味,便成喷香可口的菜茶。公平等地还盛行“饭茶”,即菜茶中加有米饭。也有饮“功夫茶”的习俗,但不如潮汕地区那样讲究和普遍。家中遇有值得庆喜的事情,如婴儿出生、病人出院、喜迁新居等等,泡茶请亲邻戚友;“食茶”成了一种沟通邻里亲友感情的好方式。

八)油柑鸟梨

:)看到是不是要笑一下呢? 非常多的品种,这个也可以在东门头那边买到,清脆可口,用来开胃是最好不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