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贴门神?
旧时人们将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过春节在家门贴上门神的习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门神是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也是道教和民间***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于大门口张贴门神的习俗。张贴门神应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
一些著名的传统木刻版画产地,也以印制门神版画而闻名,如杨柳青、潍坊和桃花坞等地。门神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年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以祈吉祥。
扩展资料:
门神主要特征可分为以下四种:
1、立式金瓜门神
立式金瓜门神多作镇殿将军样貌,用舞台戏剧描绘人物脸谱,同为“七分”或“八分”画像。画中二位武将白面凤眼英目,长须剑眉的为叔宝,紫脸环眼暴目,虬须浓眉的为敬德。衣着上有披袍式和贯甲式两种,如后者“全副金镀铜甲装”,顶盔贯甲,束带皂靴,外披袍带,佩弓挂袋,双手执金瓜,着色五彩斑斓,胄甲、金瓜等一般皆沥粉贴金。
2、立式鞭锏门神
立式鞭锏门神与立式执锤门神不同的是秦琼双手舞锏,尉迟恭使鞭,佩挂弓,身姿的造型多为“S”型。一手高举鞭锏过盔顶,一手位于腰部,这主要是受京剧武生一招一式的“亮相”造型的影响。
3、骑式鞭锏门神
民间门神除了步式还有骑式造型,除了骑红马外还有骑白马的,也有不骑马畜类的,而是乘骑其它灵兽的,如紫脸尉迟恭跨神虎,白脸秦叔宝骑仙鹿等。骑姿手势上两位老将多为双手执鞭锏,也有一手执鞭锏,一手握着如意、莲蓬之类吉祥物的。
4、坐式祈福门神
为了迎合百姓的世俗需要,一部分武将门神由“避邪”逐步变为以“祈福”为目的的“祈福门神”,多为端坐式,且为“十分面”。武将祈福门神一般为一手持钺斧,另一手执鞭锏。仪态安详,失去勇猛无畏的武将门神的固有态势,而是一幅福禄财神降临人间的模样。
人物也从单纯的一扇门上只绘一将,改为以叔宝、敬德为主多人组合的“五子登科”、“和合二仙”、“仙童献瑞”等等群体形象。使得昔日豪雄的武将门神也透出温和的一面,体现了民间百姓的审美价值取向,符合世俗的加官晋禄、得利进财的祈福愿望。
百度百科-门神 (民间信仰的司门守卫之神灵)
百度百科-秦琼敬德门神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