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弃妃,还能再嫁吗?
妃子作为皇帝的女人,也算是身份尊贵,但是在后宫佳丽三千里,不是每一个妃子都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一些妃子甚至由于各种原因成为弃妃,不过,每个朝代弃妃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帝王死后,妃子们一般都要殉葬;从汉朝到唐朝时期,社会比较开放,弃妃们有很大的机会改嫁,然而从宋之后的朝代,弃妃们一般都只能孤独得老去,无法再改嫁。
先秦时期,帝王的妻妾一般都要殉葬。人殉制度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后来这个制度也延续了下来。大多数情况下,君主去世后,他的妃子们都要为他陪葬。秦始皇驾崩之后,胡亥登基,就是将秦始皇留下的妃子,没有子嗣的都处死了,送去给秦始皇陪葬。不过,也有少数比较仁德的君主会将妃子改嫁。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他对商纣王的妃子处理就很人性,把她们都嫁给了诸侯。
汉朝到唐朝,弃妃是可以再改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们也渐渐意识到人殉制度的残忍。到吕后执政的时候,她确立了出宫人制度,允许将弃妃们改嫁。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采用联姻的方式,将自己家族的女子嫁给刘家男子,可是后来,吕家女子不够了。吕后就想到了刘邦留下来的妃子们,于是她就将这些妃子改嫁给了刘姓诸侯王。从此,让弃妃改嫁成为了一种制度。
两宋之后,弃妃不能再改嫁。宋朝之后,人们一改前朝的开放之风,对女性的压迫也大了起来。女子失去丈夫之后,一般是不能再改嫁了的,为丈夫守节成为了人们对女性的要求。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宫廷对女子的限制也空前严格,弃妃也不再有改嫁的可能,她们只能在宫里孤独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