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木偶师
1957年初,中国动画电影奠基人之一的万家禅带领陈、、刘、谢有根、车辉、杜春甫、胡金卿等实验团队成员。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中国第一幅剪纸作品“小猪吃西瓜”于1958年9月在梅影试制成功。此后,艺术家们使用各种绘画和造型方法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如丝绸肖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画风格。
从1958到1995,梅英做了101次剪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剪报
从65438年到0958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梅影的艺术家们在中国成功地开发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的剪纸作品,为中国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从1958到1965,梅英制作了***16剪报。
1.猪八戒吃西瓜
《猪吃西瓜》编剧,万家婵导演,陈摄影,9月杀青,1958。这部电影是根据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改编的,讲述了四个唐朝牧师和弟子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又饿又渴,所以他们在一座破庙前休息。唐僧派孙悟空去寻找食物。当他回来时,他看到八戒只关心自己吃西瓜,于是他使用魔法将西瓜皮变成西瓜皮并一路跟着八戒,导致八戒摔了很多跤。八戒不得不在师傅面前承认错误。
1957年春,万家禅带领的实验团队开始筹备拍摄。他们自己用木头做了一个相框,每次拍摄时,他们都会手动提升或降低带有人物和风景的玻璃板。就这样,摄影师和工作人员不得不在木架上爬上爬下好几次才能拍到一个镜头。操纵时,由于角色没有定位,角色的动作非常抖动。第一次拍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58年初,进行了第二次全面翻拍。针对第一招的教训,大家献计献策,并提前标注了人物移动的幅度、速度、力度和轨迹,并将其控制在摄影台预先设计的移动范围内。经过日夜奋战,终于在同年9月底取得成功。
【“猪八戒吃西瓜”】
2.渔夫
《渔夫》,集体改编,万家禅导演,完成于1959。电影讲述了老渔夫乘风破浪摸黑去钓鱼,只钓到了一个画着渔夫的古鱼盆。他把鱼缸带回家了。半夜,渔夫跳下水盆,挂上鱼钩去钓鱼。溢出的水变成了珍珠。当外国牧师得知此事后,他与官员勾结夺取了这件宝物,遭到了渔夫的谴责。为了防止鱼盆落入外国人手中,渔夫在法庭上打碎了鱼盆,然后渔夫跳下盆,扔了鱼钩杆,把外国牧师扔进了海里。《渔父》是继中国第一幅剪纸《猪八戒吃西瓜》之后的第二幅剪纸。影片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形象鲜明,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中国风格。这部电影根据张世杰收集的民间故事改编,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精神,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为了塑造渔夫和老渔夫的形象,摄制组冒着七级风暴在蚂蚁岛体验生活,在幸福院与七八十岁的渔夫进行了座谈,在幼儿园观察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在普陀山的一些寺庙观看了金玉良缘,然后肯定了渔夫和老渔夫的神话形象。该片获得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五月二等奖1980。
【渔夫】
3.山羊和狼
《羊与狼》导演胡和沈祖伟,摄影之旅?,1960,65438+2月,《梅影》拍摄完成。这部电影描述了一只凶猛的狼以一只小山羊为借口喝河里的水,晚上嚎叫着要吃它。刺猬小花猫、猴子和大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小动物们的密切配合下,一只恶狼终于被消灭了。它讲述了团结、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并启发孩子们了解残酷欺骗和食人的本质。只要他们团结起来,就能消灭恶狼。这是一部黑白电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4.人参娃娃
《人参娃娃》由鲍蕾根据张世杰的原著改编,万家婵执导,王世荣摄影,胡金庆设计,拍摄于1961年。电影描述了富人的骨瘦如柴的小工小虎在排水时碰巧遇到了一个人参娃娃。从那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为了帮助小胡还清债务,人参娃娃给了他一根人参。有钱的胡曼看到后,强迫小胡询问人参的来历,并强迫他找到人参娃娃。老虎知道这个富人不善良,所以那天晚上他悄悄地告诉了人参娃娃。没想到的是,偷偷跟着的富人抓住了人参娃娃的辫子,老虎俯冲下来咬了富人的胳膊。富人一松手,人参娃娃就躲进了地下,富人愤怒地把老虎推到了悬崖边上。千钧一发之际,人参娃娃出来营救小虎,并和小虎一起把富翁埋在土里。这张剪报在塑造人物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相当成功,尤其是白富美、光屁股、红口袋的人参娃娃形象,以及他们扶贫济困、团结互助、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很受欢迎。影片获得1961年德国民主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和1979年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奖,并获得1963年中国“大众电影”第二名。
【人参娃娃】
5.丝绸腰带
《丝绸之路》由金志平改编,由钱执导,段拍摄。影片完成于1961。这部电影是根据河北民间传说改编的。描述一个老人早上捡粪时捡到一条丝绸腰带,他梦见自己吃好、穿好、住好。最后,他在梦里翻了一个大跟头,头脑清醒了。影片采用漫画风格,由文画家韩愈设计。剧中人物乍一看很“幼稚”,但却发人深省。动作中夹杂着京剧的一些程式化动作,符合京剧的音乐,风格独特。1963获得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第五名。
【丝绸腰带】
6.金色海螺
《金海螺》由鲍蕾改编,万家婵和钱执导,担任摄影。电影的拍摄于6月完成1963 11。电影《金海螺》是根据阮的同名抒情诗改编的。它描述了一个年轻的渔夫经过各种考验最终与一个海螺姑娘* *生活在一个珊瑚岛上的故事,这表明毅力最终将战胜一切邪恶。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背景设计精美,雕刻精细。海底珊瑚仙岛的景色特别迷人,成功地体现了剪纸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该片于4月在印度尼西亚获得第三届亚洲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1964。
【金色海螺】
7.红军桥
剪报《红军桥》由执笔,钱执导,柯明设计,许摄影。影片完成于1964。该片取材于湖南的一则民间传说,讲述了1930年红军从江西向湖南浏阳进军,胖富和瘦富逃命的故事。他逃跑时还烧毁了浏阳河上的临时桥,企图阻挠红军前进。红军进村后,很快就和老百姓一起修了一座新桥。为了纪念红军,人们特意在新桥上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三个汉字“红军桥”。这部电影不仅内容好,色彩美,而且在气氛渲染和斗争场面的描写上也相当逼真。人物造型吸收了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充分利用了剪纸的特长,并在漫画中略加夸张,使人物有血有肉,既有革命传奇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气息。
【红军桥】
二、“文革”时期的剪报
“文革”期间,梅英只出过7张剪报。
1.东海哨兵
《东海小哨兵》剧本集体讨论。编剧,胡导演,摄影,1973拍摄。这部电影是根据浙江温州的同名瓯剧改编的。描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东海前哨等地发生的儿童与国民党派来的特务斗争的故事。影片通过对鲁豫抗敌、识破假面、奋起抗敌、集结歼灭等几个斗争场景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小红足智多谋、英勇无畏、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形象。1974该片获得南斯拉夫第二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誉证书。
【东海哨兵】
2.传说中每天能下一金蛋的鹅
《金鹅》由冉丹编剧,特伟和沈祖伟导演,唐一初和柴莲舫摄影,该片于今年4月杀青,票房1976。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中国* * *制作方的领导下,藏族青少年和他们的朋友与坏人作斗争的故事。本片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违背剪纸艺术规律,想用剪纸艺术手法追求真人表演的现实效果。结果没有成功。但是,在运用夸张的形式塑造少年英雄等人物形象方面,主创人员下了功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金鹅】
3.生长在房子里的竹笋
《长在房子里的竹笋》由黄欣欣编剧,胡金卿和周克勤执导,蒋又一拍摄。影片于9月杀青,1976。这是中国第一张水墨剪纸。中国山水画被应用到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创造了水墨剪纸,丰富了艺术电影的风格。这部电影描述了姐姐秀秀和哥哥葵葵之间关于房子里生长的竹笋是否应该归还给制作团队的冲突。在姐姐热爱集体思想的教育下,兄弟俩兴高采烈地把竹笋挖出来交给了生产队。该片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生长在房子里的竹笋】
三、新时代的剪报
从1977到1995,在中国生产者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极大地调动了美影员工的积极性,共制作剪报77份,包括117册,其中3辑剪报38册。
1.狐狸打败了猎人
《狐狸打猎人》编剧兼导演靳进由尤勇拍摄,电影拍摄于6月完成1978 11。这部电影讲述了披着狼皮的狐狸吓得年轻猎人扔掉枪逃命的故事。后来,幸运的是,老猎人来了,并杀死了狐狸。这部电影构思新颖,扭转了猎人打狐狸的套路,把狐狸变成了猎人。它既奇怪、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电影《1980》于6月获得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拉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狐狸打败了猎人】
2.刺猬背上的西瓜
《刺猬背上的西瓜》由顾汉昌编剧,王柏荣、钱嘉欣执导,柴摄影。拍摄完成于6月1979。影片描述母亲和刺猬上山摘野果,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刺猬妈妈用老办法把西瓜背在背上,结果刺到了西瓜,甚至掉进了西瓜里。后来,小刺猬把西瓜推回家了。它告诉人们不要墨守成规,而要善于动脑。影片中展现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刺猬形象活泼可爱。
【“刺猬背西瓜”】
3.《丁丁大战孙悟空》
编剧欧阳玉萍、于、胡锦清,导演胡锦清,背景、沈同春,动作设计师吴、薛美君、查侃、姜菊芬,摄影师唐亦初,电影《梅影》拍摄于6月完成,1980。这是梅影拍摄的第一部科幻艺术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科幻艺术片。影片描绘了丁丁刻苦学习,手握象征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孙悟空不相信丁丁的能力,想和丁丁一决高下。在反复进行太空游泳和海底潜水比赛后,孙悟空终于承认失败,并要求丁丁教他科学知识。这部电影既幽默又富有哲理。它用孙悟空和丁丁接连失败的例子告诉人们“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摄影中使用的特技很多,形式新颖。有些特技是首次在艺术电影中使用。例如,在水下竞赛中,以黑色天鹅绒为背景,8瓦荧光灯(冷光代表丁丁)和15瓦钨丝灯(暖光代表孙悟空)交替接触。并利用古装闪光片的残留闪光颗粒,粘在背景和道具上,再加上灯光角度、摄影机旋转等手法,制作出了一幅特别诡异的海景图,从而收到了水下战争的画面效果。
【丁丁大战孙悟空】
4.猴子钓月亮
《猴戏捞月》由凌澍编剧,周克勤导演,蒋又一摄影,阿达设计。电影的拍摄完成于198112。影片取材于民间流传的“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寓言故事。导演根据低龄儿童观影的心理特点,采用了“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的风格和带有中国民间水墨画的猴子造型,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童趣。该片于8月获得加拿大第六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电影一等奖,1982,5月获得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里奥国际喜剧电影最佳短片奖,1987。
【猴子钓月亮】
5.南国先生
《南国先生》由熊庚发、钱嘉欣和王柏荣编剧,钱嘉欣和王柏荣执导,柴摄影。1981《梅影》的拍摄于5月份完成。这是根据战国末期《韩非子·楚楠说事》中的寓言故事“以讹传讹”改编的。这部电影描述了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弹钢琴,想让300人合奏,但南郭先生不会弹钢琴,他混进了钢琴乐队以弥补这一不足。后来,新国王继承王位,喜欢听独奏。南郭露出真面目跑了。影片主题深刻,警示人们一是不混,二是识人善任。影片主创人员选用汉代画像砖和石刻作为人物背景设计的基础,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它古朴大方,典雅浑厚,微妙而异常明亮,既有古代的艺术气息,又有现代的艺术手法。这是一部相对成功的电影。电影《1982》于4月获得文化部颁发的1981优秀电影奖。
【南国先生】
6.《鹬蚌相争》
《蚌相争》编剧、导演顾汉昌和莫都,摄影师胡金卿和耿康在1983完成了《梅影》的拍摄。影片改编自《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它描述了鹬和蚌是好朋友,但是老渔夫几次都没能抓住它们。后来,他们为了一条鱼吵了起来,鹬抓住了蚌,蚌抓住了鹬,于是老渔夫抓住了鹬和蚌。影片突破了剪刻手法,采用了水墨画的风格,让鹬鸟有毛茸茸的感觉。一英寸长的脖子上有36个细关节,可以自由活动。全片墨韵清新秀丽,充满诗情画意,充满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特色。1984该片获得第34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评委们在评论这部电影时说:“这部电影获奖是因为它的出色和成功。”同年,该片获得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南斯拉夫国际青年电影中心动画特别奖和加拿大第七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蛇和贻贝之间的斗争】
7.小八环
编剧欧阳玉萍,导演金,摄影师耿康,背景刘,198365438+二月电影制作完成。这部电影是根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改编的,讲述了小八戒发现了存钱罐,老八戒把它占为己有的故事。在孙悟空的指点下,老八戒知道了错误的故事。电影的形象是通过贴布制作的,即普通的平布染上各种颜色。这种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用纸雕刻和切割来切割纸张的做法。补丁的形象丰富多彩,充满了民间气息。这是中国第一张剪纸。
【小八环】
8.老鼠和女人结婚
《老鼠嫁女》的编剧和导演柴以1983的成绩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影片描述黑老鼠娶妻后,为了满足岳父岳母,偷吃桂圆、鸡蛋和香油,然后偷吃奶油蛋糕,落入岳父岳母设下的陷阱,被关进老鼠笼。这部电影以黑色为背景,象征着老鼠在黑暗中行窃。全片没有对白,只用音乐和特效配合,一直发出吱吱的老鼠叫声,非常生动有趣。
【老鼠娶女人】
9.霍童
《霍童》由王艳娜编剧,王柏荣执导,王世荣拍摄。影片完成于1984。影片取材于云南哈尼族的民间故事,讲述了见多识广、心怀正义的明扎深入深山与妖魔搏斗,为百万村民的生死夺回被盗火种的故事。当他把火带回来时,他全身着火了。他为人民的光明世界付出了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哈尼族以“敏扎”为火名。本片将敦煌壁画、民间剪纸和现代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了色彩浓烈、线条流畅、画面饱满的装饰画艺术风格。本片于3月1985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8月获得第一届广岛动画电影节C组一等奖。
【霍童】
10.稻草人
《稻草人》的编剧何玉文、导演胡锦清和摄影师柴莲舫拍摄于1985。影片描述了一个渔夫以假乱真设了一个草民,又以真假扮草民,最后抓到一只偷鱼的水鸟的故事。本片采用工笔画与羽毛画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是对传统剪纸的突破。影片中,老人和草人所穿的蓑衣采用了清代画家任伯年《群星贺寿图》中的工笔画法,在透明的薄纱上勾画出1.6万多根草根,用鸡的一片片真羽毛制作水鸟,栩栩如生。影片在“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和“以静制动,以忍取胜”之间展开了一场有趣的戏剧冲突,这正是本片的主旨所在。电影1986获得8月1985广电部优秀电影奖,8月1987获得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C组儿童电影一等奖。
【稻草人】
11.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第1 ~ 13集)由姚中立、杨、莫度编剧,胡金清、葛桂云、周克勤执导,吴华荣担任摄影。梅影的拍摄完成于5月1987。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中国民间传说为基础的剪报系列。它描述了七个葫芦娃,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绿色、蓝色和紫色。为了救被蛇精抓住的爷爷,他深入妖洞与蛇精搏斗,但他们一个个都输了。后来在爷爷和山神的帮助下,七个葫芦娃合二为一,联合起来消灭了蛇精。影片故事曲折惊险,人物形象新颖,节奏感强,音乐明快,风、云、水、光等特效的运用引人入胜。影片获得1989年广播电影电视优秀影片奖、童年奖、红花奖,1989年第一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映奖提名,1992年第二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奖。
【葫芦兄弟】
12.《战斗的乌鸦》
编剧胡金卿,胡金卿和吴,导演耿康拍摄于1992。电影描述了乌鸦偷了老熊家的肉,小狐狸尽力阻止。老熊误以为小狐狸也参与了偷吃肉的行为,对它进行了斥责。狐狸巧妙地骗他从乌鸦嘴里拿回了肉,并将其归还给原来的主人。老熊非常内疚,称赞了小狐。这部电影使用水墨画来制作具有美丽形状的角色。
【《斗乌鸦》】
13.葫芦金刚
《葫芦小金刚》(第1 ~ 6集)是《葫芦兄弟》系列剪报的续集。电影剧本由莫度、姚中立完成,胡金卿、沈祖伟、葛桂云执导,电影编号1993。影片讲述了葫芦七兄弟成为葫芦小金刚后,与前来复仇的蛇精妹妹继续战斗(被葫芦兄弟压制成山峰下的七座山),直到这群恶魔被歼灭。除了继续保持民族风格和浓厚的民间色彩外,导演特别强调了“死后、死后、生存后”的艺术安排。该片获得1991广电部优秀影片奖、第五届“牛奖”和1993第二届全国影视动画展播荣誉奖。
【葫芦金刚】
14.黄道带
《十二生肖》(第1 ~ 13集)由凌澍编剧,沈如东、吴仲稳、龚全福执导,摄影,刘刻画。电影完成于6月1995。电影《十二生肖》描绘了65,438+02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为了保护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他们分别将自己对应为霹雳、独角兽、黑凤凰、咕噜怪、海怪、九头蛇、绿鼻鬼王等等。人们将这些动物视为人类的十二生肖作为纪念。这部电影告诉人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的韵味,用水墨画渲染和装饰背景中的民族风格。
【十二宫】
你说的那个应该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