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赌徒

这大概就是发哥个人设计的起点。他幽默,自信,坚定,从神坛上掉下来又走上神坛。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粉丝在吐槽“澳门风云”,但赌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无人敢质疑。不管过了多少年,它依然是一个大IP,依然吸引眼球,依然被粉丝堆砌。

说实话,我从小就接触星爷和成龙的电影。我只知道周润发的大名,但我很少看电影。长大后看到发哥已经是《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了,觉得发哥走的就是这条深刻的路线。直到最近几年的《澳门风云》,勾起了大众的记忆,我翻了一部老片一个个看。

突然发现,小时候记忆里的小猴子,那个打扑克的白西装男,那个用钱点烟的油腻腻的男人,就是发哥。其实他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或者说他是伴随着我长大的,只是我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他。因为周润发这个名字太家喻户晓,因为发哥这个名字太稀疏平常。他已经深入到了历代人的心中,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名人,我们这个小地方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之一。所有人都开始模仿他油乎乎的头,所有人都学会了穿白色西装,所有人都幻想着拥有一件黑色风衣,用钞票点燃一根烟。所有人都认为周润发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暴发户。

直到重温《赌神》,看着电影里发哥的笑容,看着稚嫩的刘德华,围着他打转,我才回过神来。他不是我们这个小地方的名人,而是中国名人,国际名人。

我们三姨特别爱赌博,麻将,大二,扑克,彩票,买马,女婿孝顺有钱。带她去澳门赌了几次。据说三义年轻时曾扬言,只要能借654.38+00万元在澳门赌场打工一晚,就算只能活到40岁,也死而无憾。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姨,家里每天都要拜一次《赌神》里的发哥。

一个电影人,或者说一个电影人物,能取得这样的影响力,真的是因为发哥精湛的演技,因为王晶强大的导演能力,因为港片的浪潮,因为每一个在背后把发哥推上舞台的电影人,也因为那个时代朴实无华的观众。

无论是《澳门风云》还是《赌神》,也许是拍摄手法变了,也许是时代审美变了,同样的梗也无法获得新的观众。那个一直在你木头上动的兄弟,还是很勤快尽职尽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