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香港电影的转折点,在1993达到巅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光是电影产量就开始走下坡路。
电影市场比较
1993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美国特纳和迪士尼的新线和米拉麦克斯合并,另一件是中国电影改革关键文件《三号》的推出,推动了港片的没落。
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华语电影分为四个地方: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省电影。1997回归前,香港已经发展成为华语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乃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和电影出口目的地之一。人们称之为“东方好莱坞”。如何衰落,至少这些原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邵氏电影公司的转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邵逸夫的电影公司将重心转移到了电视剧上,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在80年代如此受欢迎,电影开始减产的原因。制作了很多优秀电影的肖,不知道是窥探到了时代的脉搏,还是受到了一家正在崛起的电影公司的压力而转移了重心。
2.台湾省市场的流失:台湾省市场是香港电影的主要出口对象。台湾省本土电影的崛起,香港电影的泡沫,导致香港电影在台湾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台湾省人的关注点又回到了本土电影。13个人不赞成这个理由。1989启动年度“国家电影制作辅导基金”,大力扶持本土电影。当时确实在逐渐减少外国电影,香港电影短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台湾省缺乏电影基因,本土电影难以盈利,港片具有更强的明星号召力和电影卖座价值。于是,大量的台湾省电影制作公司纷纷出资到香港拍电影,然后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将这些电影以香港电影的形式进口到台湾省。这就是所谓的“台湾制造的香港电影”,所以一般来说,香港电影并没有受到台湾省本土化政策的太大冲击,所以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3.电影人才外流:上世纪90年代,很多香港导演和明星都去了美国好莱坞发展。导演包括吴宇森、徐克、洪金宝、林岭东、袁和平、于仁泰和唐季礼,演员包括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和杨紫琼。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在1993年,大导演和明星的流失差不多是在1995年之后。举几个例子,1995年成龙凭借《红场》成功打入好莱坞,1996年李连杰和徐克联合发行《黑衣人》,引起美国电影公司的关注。周润发的好莱坞* *在1998年才制作了“替代杀手”。吴宇森1993年去美国发展,直到1997年才靠电影《FACE/OFF》正式在好莱坞站稳脚跟。这个例子可以通过看他们的简历来分析。所以邵要指出的是,香港本土电影不景气,并不是因为大量著名导演、明星涌向海外发展,而是因为对香港电影失去信心,才选择走向国际。同时,随着他们在家里达到了事业的巅峰,难道他们不想去更大的舞台吗?
4.盗版猖獗:把盗版归咎于香港电影市场萎缩更是无稽之谈。当时的电影制作公司大多都有黑帮背景,很多影迷朋友应该都知道。海贼有些背景,但没人敢得罪电影帮背后的老大。他们经常在其他地方秘密出售,这也给电影出版商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大量损失。后来电影制作公司找到这些盗版,他们商量在电影上映前两周不允许在香港传播盗版,电影制作公司给盗版一部分钱作为补偿。应该如何处理拍摄下来的摄像机-?那可不容易。抬头一看,对面是大陆,几艘走私船直接送到大陆去卖。所以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制作公司和盗版是和谐相处的,一起挣钱,利益是一致的,利益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5.好莱坞电影的发展。
90年代,好莱坞电影可以说是普及到了全世界的电影爱好者。派拉蒙、华纳等多家电影公司为响应美国尼克松政府,对电影业实施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电影业逐渐复苏。65438到0994的电影质量可以说是影史最好的一年。
2000年后《无间道》的出现似乎预示着香港电影的复苏,但更像是死路一条。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和电影人的不断北移,港片的港片已经不再有真正港片的味道。港片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对中国电影寄予更多期待,或许是影迷最好的选择。在韩国电影、泰国电影、美国电影发展如此迅速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定地支持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