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汕头市井都镇神山村的历史资料

“隆井之村曰古埕、曰浦东、曰渡头、曰平湖、曰练江、曰後洲、曰甘泉、曰古汀、曰神山。

而神山、练江、浦东三村人众初犹设土围居之,厥後竟被海寇焚毁,无一村得完者。

至今人家屋宇尽变为荆棘,江南一望极目萧然矣。”——明隆庆《潮阳县志》

“隆井都,在练江之南。

练江(废)、古埕、浦东、平湖东、平湖西、古汀、神山、甘泉(废)、後溪墘(废)、凤洲、渡头、陇尾、东门仔、上店、南厝、芦池、东溪头、益裕(即新乡)。

案隆井一都乃县唇齿之区,临江对峙,为县股肱。

内地与海澨迥别,数乡多诗书世族。

居民田少,以鱼盐为业,园圃半之。

人知方而听约束,与邑相呼吸。

乡外距海三十里,无港道可通潮,长则涛翻,退则沙积,船只经此必壤。

从来海寇无有取道於此者。

洵邑江南无形之长城也。

故都惟以海门为咽喉焉。”——光绪《潮阳县志》

井都,是隆井都之省称。

据1996年《汕头市地名志》“井都镇”条:“……因地处沙滩地带,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故明、清称隆井都,後改称井都。

民国初废都为区,属县第七区,1952年称十五区,1954年称井都区,1956年称井都乡,1953年与沙陇合建金星公社。

1959年析置井都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2003年潮阳市撤市改区,井都镇属潮南区。

井都村落简介(数据来自1996《汕头市地名志》):

古埕,濒练江出海口,与海门对望。

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莆田人迁此建村。

浦东,包括和丰、莲丰两个自然村。

南宋咸淳三年(1267)建村。

平湖东,村处海积平原,形似湖,故初名平湖。

清代分东西2个自然村,村在东部,称平湖东。

明建文元年(1399)福建莆田人迁此建村。

明户部主事林绍,是该村人。

平湖西,村处海积平原,形似湖,故初名平湖。

清代分东西2个自然村,村在西部,称平湖西。

南宋绍定二年(1229)福建莆田人迁此建村。

古迹有福田庵,村北有渡口,可通棉城。

凤洲,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村。

神山,村中有一小山,相传有仙人经此,留有仙眠床、仙脚桶、仙脚印等遗迹,故名神山。

宋末福建莆田人迁此定居。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修建寨墙。

寨门匾额有石刻神仙发祥尚存。

上店,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毗邻神村人迁此建村。

诗家,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达濠东湖村四户人家迁此建村。

初名四家;清咸丰六年(1856)建寨门,取“诗礼之家”意,改称今名。

古迹有“蟹目古井”。

双山,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李双山迁此建村,村以人名为名。

陇尾,《汕头市地名志》无介绍。

因地处沙滩地带,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故明、清称隆井都,后改称井都。

民国

井都虾池。

图册 1张

初废都为区,属县第七区,1952年称十五区,1954年称井都区,1956年称井都乡,1953年与沙陇合建金星公社。

1959年析置井都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