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和自由》分享
儿童成长不是教育和灌输的过程,而是儿童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破译生命的密码,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发展潜力,适应环境和利用环境的能力。
孙瑞雪《爱和自由》提出“爱和自由”是教育的新环境,形成完整的人是教育的目的,这是一个教育的新纪元。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幼儿从出生的时候,他一定是受人照顾的,否则他活不下去。由于他必须受人照顾,因此他就跟成人产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由平等,一种是强制,没有第三种关系。自由,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成长法则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而强制关系中,几乎所有的权利都放在强势一方的手里。只有让孩子自由的活动,孩子就会得到满足,满足了就平静了,平静后生命内在的倾向和驱力就显现了出来。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执行自己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蒙台梭利说:“自由是一种藉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引导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
给孩子爱和自由。婴儿的安全感就是依靠父母的连接,作者称为爱的东西,而活下来的。对孩子的爱,透过父母跟婴儿产生连接,使婴儿建立起根本的安全感。爱不是我们头脑中产生的一个想法,我们把所有的做法都美其名曰“爱孩子,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我们所说的爱在孩子身上根本就没有爱。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在给孩子爱,孩子考试没考好,你会这样说“你怎么才考60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天天玩游戏,这样能考好吗?”“你怎么这么笨……”你是否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说:“妈妈和你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概念不清?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尚未到抽象思维的时候?还是心理年龄不到?等等。但你什么都不想知道,就知道一点:孩子不好。说完这么一大堆话之后,转过身对别人说“我这样说他是基于爱,我爱他,我为他着想才会这样说他,为了这个孩子我操碎了心。”这就是我们许多父母常做的。
那孩子是怎样的呢,孩子不会听,会指责、抱怨父母“你不是不让我玩吗?我偏要玩给你看;你不是让我学习吗?我偏要不学习给你看。”孩子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是这样抵触的,但事实确实这样。是我们导致了孩子的问题,我们却并不知道。老师惩罚孩子,然后告诉父母,父母再收拾孩子,所有的压力都由孩子来承担。
人类不可以没有爱,不管我们有多么高的成绩,多么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都有一个最根本的愿望就是获得爱与被爱,关注与被关注,认同与被认同,自我价值感,尊重以及安全感,这几样东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管是一个孩子、婴儿或是一个强有力的成年人,还是一个老人,都有着这些最根本的心理需求,而这样的需求不取决于我们做了多么大的成绩。儿童只有在童年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在他0~12随期间,在他所在的幼儿园和学校里,得到了这样作为人的尊重,这种爱、这种价值感才会牢牢建构在自己的生命中,它不依靠外来的价值。
爱,表现在我们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个姿态,每个想法,每个意识中,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爱的艺术》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我们父母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因为关心人的成长是一个及其复杂、及其艰难的过程。如果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意味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兴旺。
爱是我们生存、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就像一部车要跑起来,爱就是汽油。爱会唤醒孩子内在的感受,爱使孩子有崇高,有向往,有跟别人连接的愿望,有建设性的想法。
自由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孩子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自由表达了儿童在环境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儿童在人格和身体上的尊严,自由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
作为儿童,应该拥有怎样的自由?
第一,儿童拥有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的事物的自由。对什么有兴趣,他可以自由地选择。
第二,表现在行动上的自由,进出教室的自由。儿童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可以在教室里工作,也可以在教室外工作。
第三,儿童拥有安静时不受干扰地自由。儿童拥有独处地自由,选择空间的自由。
第四,儿童拥有自己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与计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把发现的权利和惊喜还给儿童。
第五儿童拥有凭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及分享的自由。
如何保证一个人获得爱,并能够在自由中成长呢?这就必须依靠规则而不是依靠权威和管制。对于孩子作者给到7条规则:(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有。(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孩子自己所有,孩子有权利支配自己的东西。(3)从哪里拿的东西就归位到哪里。(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5)不可以打扰别人。(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7)学会说:“不!”
规则可以使孩子拥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拥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地和环境及他人相处。规则不是桎梏孩子的,规则是保证每个孩子在生存环境中都能够获得爱和自由,获得尊重。
我们首先要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就好。
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这个瓶子里灌东西(我们一般认为灌在瓶子里的东西就是他的智力)。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蒙台梭利说:“儿童所有地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孩子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在6岁前儿童都基本在做这件事。这是儿童一种特殊的能力——敏感期,儿童的整个生命状态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组成。但是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并不知道、不了解敏感期,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孩子,无意识地破坏了,没有把词语同孩子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使孩子失去强烈的兴趣,一个天才就这样被我们造就成平常的人。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认为他有非凡的智力,其实,科学家研究他的大脑构造,发现他的大脑和普通人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真正的差别在于他的童年,在他的独特的感觉。
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是当儿童在做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那不对,应该怎样。实际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地过程是自然的和具有创造性的。我们成人只是帮助孩子形成概念,连接概念,区别概念,发展思维。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这种压力会过分强化儿童对某一事物的感觉,刺激了孩子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地认识而忽视了全部。被打骂地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压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苦难就降临但孩子头上。
当我们感知到孩子的心理,就跟孩子说,那问题就不会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比如家里有二胎出生,作为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妈妈非常爱你,但是你的小弟弟(小妹妹)非常小,如果妈妈不把更多精力放在照顾他身上,他会死去,你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不爱你,妈妈非常爱你。这时孩子会释然,就不会出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乐此不疲,反复练习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在反复地过程中,会把他所感知到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不依靠成人。成人只要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就好。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感觉越细腻、越丰富,生命状态就会越好。
蒙台梭利说:“应该用一种方法来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觉上。”所以我们成人说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之间地联想。儿童可以通过名称建构他的意识活动。
口头表达能力是儿童心智发展程度的表现,心智的发展需要时间,比如画画,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的时候强制孩子画画,就可能造成一种极其可怕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把儿童的绘画天赋扼杀了。我们要学会等待。
爱是孩子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具备爱的能力,而不是随自己的情绪,每一位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爱,为孩子地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而不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把情绪作为衡量爱的关键。
我们要通过学习来学会爱孩子的方法,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一种感觉,爱是一种细微的情感,爱是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爱是一种给予的幸福,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爱不是偶尔关心,更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偶尔的恨,一种用“打”来发泄地恨。当我们父母学会了爱孩子,孩子就会学会爱一切了,孩子就会独立,就会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生活。
愿我们都能给孩子爱和自由!让爱流动!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思考,来行动,来成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