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篇

#三年级# 导语小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测量知识点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毫米分米的认识知识点

 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千米的认识知识点

 《千米的认识》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和例题中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学生对1千米的初步感知。例2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而主动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出1000米=1千米。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吨的认识知识点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区分质量单位,灵活选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4、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吨拟人化,利用课件出示吨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与吨交朋友,出示吨的展示图:课件演示100千克一袋的水泥10袋、50千克一袋的大米20袋,25千克一袋的面粉40袋。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1000千克就是1吨的概念。

 ~~~练习题~~~

 1.填空题

 (1)6千克=()克

 (2)34000千克=()吨

 (3)8吨=()千克=()克

 (4)48000千克=()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