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伊底帕斯情节?
伊底帕斯情节简单来说是指:爱恋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 “底比斯国王雷维斯听到预言,说儿子在将来会杀自己而和母亲结婚,所以在生了儿子以后就把他抛弃在山中了。这个孩子后来被牧羊人拾去养育,国王遇到了他,感到可爱,便收他作养子,起名叫伊底帕斯。后来,伊底帕斯果然杀了父亲,和母亲结婚了。”
“弗洛依德的伊底帕斯情结理论源自希腊神话,及其最初在索发克里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里的戏剧化处理。故事是伊底帕斯诞生时,有神谕指出他会弑父娶母。事情真的发生之後,伊底帕斯明白原委,便弄瞎了双眼。弗洛依德由此延伸出一场普遍性的心理戏剧,在他看来,每个(男性)孩童的潜意识愿望,乃是与母亲有性关系,并杀死父亲。父亲威胁要阉割而压抑这种欲望,孩童便因此接受父亲拥有的阳具权威。这同时也是潜意识作为被压抑事物之领域的创生时刻,以及孩童进入社会,或如拉冈所论,进入语言与象徵秩序的时刻。
伊底帕斯故事是奠定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叙事之一,也是争论与纠纷的根源。女性主义经常(但不都是如此,参见Mitchell, 1974)批判伊底帕斯叙事的性别偏见,排除了小女孩,或者认为小女孩是已经阉割的男孩,因而经历了「阴茎钦羡」(penis envy)。米兰妮.克莲(Melanie Klein)和其他弗洛依德的早期批评者,分辨出一个前伊底帕斯阶段,并转而强调母女关系。後来,法国的女性主义者特别试图超越伊底帕斯情结的核心地位,及其对於父权体制的明显巩固,而提出不同的剧本。其中之一是茱莉亚.克莉丝蒂娃(1984b)引自柏拉图的《提慕斯》(Timaeus)的母性空间(chora)观念:未曾分化的母女***生关系的洞窟或空间,与她的记号界(the semiotic)观念有关。
弗洛依德在其他地方引用伊底帕斯情结的观念;例如他对於霍夫曼(E.T.A. Hoffman)的「沙人」(The Sandman)故事的解读,构成他有关不可思议的部份讨论,还有他对於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的零星评论。依循同样的路线,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进一步解析,出现在他的追随者,包括拉冈的作品里(参见Felman, 1982; Brooker and Widdowson [eds.], 1996)。这些阅读似乎指出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之间的亲近关连,文学文本的神秘内容宛若对应於潜意识,而其解读如同精神分析的诠释工作。更进一步的激进意涵乃是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叙事与说故事的行径(Brooks, 1994, Bowie, 1987)。但若果真如此,那么批评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