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是小品的开山鼻祖,小品都进入到了怪圈,喜头悲尾的源头到底是谁呢?
陈佩斯给我的印象,比较丰满。是一个性格耿直,为人正派的硬汉;也是一个演技一流,令人捧腹的名角;更是苦中作乐,孜孜以求的苦行僧。他集名人之后,丑星,滑稽人物,喜剧名星,小品始祖、话剧编剧和演员为一身,既有许多喜欢他的粉丝,又有众多艺术界同仁的知已,实乃是奇才和奇人!
虽然他离开春晚舞台已经20多年了,但是还是感觉缺了他的春晚年味让人感觉越来越淡,而在许多人记忆里有一个人是真正记忆力的春晚代表人物,赵本山,宋丹丹,郭冬临,蔡明,郭达,冯巩,潘长江……有很多网友说过:“最希望谁出现在春晚舞台?
凭借这个小品出色表演,让人捧腹大笑,一炮而红陈佩斯排在第一位”因为春晚的记忆里,35年前,陈佩斯和朱时茂一起出演的小品《吃面条》,导演一直让他用空碗吃着“面条”一碗接着一碗,凭借这个小品出色表演,让人捧腹大笑,一炮而红。
最为经典的还有《羊肉串》,扮演买羊肉串的小贩,特色的新疆服饰,阿凡提的大胡子,每个眼神和动作都给人无尽的搞笑幽默。《主角与配角》中为了争论怎么演好红军和“汉奸”角色,两个人斗智,和那句“队长,别开枪,是我!”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和带给大家快乐。
陈佩斯认为“每一个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陈佩斯认为“每一个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我以为这虽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仍是具有洞见的喜剧观。陈佩斯这些年做的喜剧仍然是典型的“佳构剧”,无论是早期的《老宅》《阳台》《托儿》还是近年的《戏台》,喜剧是依靠诸多巧合产生的。
但到了《戏台》可以看出,一方面佳构的精巧程度已经非常成熟,环环相扣不撒汤漏水,一方面最后将主旨扣在了艺人的艰难上,正好展现了陈佩斯“喜剧的悲剧内核”的主题,将佳构剧做出了深度,所以这两点下来,《戏台》成功了,我想,这是对陈佩斯潜心喜剧研究的最好回报。他是真爱喜剧、不爱浮华的人。
陈佩斯阔别大家熟悉的春晚已经20多年了陈佩斯阔别大家熟悉的春晚已经20多年了,虽然多次拒绝春晚邀请,但是他带给人的春晚记忆还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年味。陈佩斯是春晚舞台不可磨灭的番号,塑造了无数个小品经典,是让人敬佩的喜剧演员,也是话剧界的泰斗,更是充满着敢于较真,追求真理,追求梦想的人!
1982年,在电影《夕照街》中饰演喜剧角色二子,后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1985年的《二子开店》,1987年的《傻冒经理》,1988年《父子老爷车》,1991年《爷俩开歌厅》相继跟自己的父亲陈强合作,开辟了80年代内地戏剧电影自成一派的表演风格。
那个时候的陈佩斯就已经开始“喜头悲尾”了有人会问了,既然那个时候的陈佩斯就已经开始“喜头悲尾”了,当时的观众也不觉得有什么,为什么现在就接受不了呢?原因很简单:以前的“悲尾”只是画龙点睛,现在的“悲尾”是整个作品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小品的最大魅力,就是观众对内容的好奇,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到哪里,和相声里的包袱差不多,如果演员说出了上句,他们马上想到了结尾,作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小品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一些门外汉进来之后,他们本身不具备搞笑的能力,只能从主题方面着手,也会加剧“喜头悲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