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这种倡议可行吗?

就地过年这件事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这种倡议并不可行。

过年象征着团圆,忙活了一整年为的就是过年这段时间能团聚一番让久违的亲情友情得到一定的升温。也许是由于春运的缘故吧,很多人觉得就地过年就可以了,没必要到处跑,可能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太清楚?距离?到底意味着什么吧。

一、团团圆圆过年是传统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团团圆圆过大年的习俗,这是中国人对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象征。离家在外这么久总是会累的,平日里没有太多的假期,也没有太多的惊喜和意外,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多么需要在大年三十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啊。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可以说是中国这么多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一个,尊重节日的内涵,维系过年回家的传统不是我们不够新潮,而是因为这是中国人多年养下的习惯。

二、春节的氛围更适合陪伴老人

城市生活的喧嚣和繁华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而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却对儿女的拼搏充满了担忧。也许有人会说把老人接到身边去不就好了吗,但是事实却是在外务工的人员根本就没有接老人去城市生活的条件。好不容易过年了,有了比较长的假期了,为什么不回家陪陪老人呢?打工人有打工人的无奈,只是希望春节还能成为老人们期盼的价值所在。如果真的没有了盼头,那老人的精神世界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春运的压力固然很大,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回家过年的步伐。提倡就地过年有利于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很多人对家的渴望。或许这项倡议被颁布了,也还是会有人秉承回家过年的习俗,让忙碌了一年的自己在家人面前彻彻底底的放松一下,充好电再重新奔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