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西街老街评价
发言人:关卓84岁的关卓在南华西街已经生活了近70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州流传着一句话“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块地”。然而,家住华南龙庆北的关大爷已经为这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打了满分。他说:“我永远不想离开这里。”
关叔叔住的大房子是清朝建造的。他们一家和华南西的命运起源于他们的父亲受房主委托看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家庭的几代人都住在这里。关大爷还清楚地记得,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军队要拆大宅门,已经在用砍刀锯大宅门了。关大爷的父亲在房子里勇敢地喊了一声“有人住”,才把日军吓跑。时至今日,这门的木梁上仍有几道刀痕。
除了对这个大房子有很深的感情外,关大爷对小区卫生环境的变化也很满意。新中国成立初期,晚上家里都是用蚊帐去捕蚊子,我最怕下雨天,因为家里的水总是有半米高。现在,关大爷晚上睡觉连蚊帐都不用挂了,泡在雨水里也成了“追忆往昔”的话题。管叔说,现在南华西街每隔几步就是一个垃圾桶,随时可以看到清洁工人在绿化带上喷洒农药。“卫生环境的变化,让街坊们感受到生活质量提高了。”
对于退休后的日常生活轨迹,管叔是这样描述的:每天早上6: 30去餐馆喝早茶,并参观滨江西。回家后,我拿着放大镜坐在门梁边看报纸,“等着买菜的八野女回来。”这条简单的生活轨迹,让这条老巷子里的普通人充满了幸福感。
一家裁缝店记录着世界的变迁。
主讲人:钟,71岁,华南城第一位个体户。
在南华西路的骑楼里,有很多“前铺面后居”的街坊。老裁缝钟的“家居店”位于南华西路110号。
1962仲博开设了自己的门面,并将其装修成一家裁缝店。当时,仲博在写字台上用木板做了一个工作台,并在上面放了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和几块彩色绘画粉。虽然工具很简单,但仲博凭借其出色的技能在附近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直的南华西路在广州很少见。“当年,这条路两边的骑楼里,邻居都是开小摊的。”当时仲博的摊位正处于“日本旺季”。
到20世纪90年代末,南华西路不再繁荣,仲博的商业逐渐冷清。几年前,仲博的商店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营业。招牌被拆除了,商店的大门经常关闭。再次光顾的顾客都是认识仲博几十年的老顾客。仲博说,并不是老顾客不喜欢购物买衣服,而是他们喜欢在旧拱廊街上缝制最传统、最正宗的手工作品。
高层建筑不是华南和华西的发展模式。
主讲人:杨洪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研究员。
广州名片:南华西街是否会因为老旧而在这座城市的规划中失去应有的地位?
杨洪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紫禁城”(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古城区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动力。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根。像华南西街这样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华南宅院;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十三行建筑遗存;许多在城市景观中享誉世界的古桥遗址和近代中西合璧的骑楼街巷是广州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南华西街的自然环境元素也具有文化遗产价值。海岸、江岸、洲头嘴(前后水道的导流水口)、树竹涌等。记录城市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应在规划中加以保护。
广州名片:对于南华西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老街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洪烈:保护!这里经济利益不是主要的。房地产行业要远离南华西街,坚决禁止大拆大建。高层建筑不是这里的发展模式。历史街区的传统街巷格局应得到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应成为这里的主要特色。南华西街正确的规划方针是鼓励发展旅游业,安排有限的商业活动,创造宜居宜游的环境。
广州名片:具体规划方向是什么?
杨洪烈: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西南华西历史街区做了规划方案。街区的旅游路线为“两环一轴”,由树竹涌步行街和滨江绿化步行街组成,整个街区的旅游景点形成网络系统。同福路与南华西路形成骑楼观光步行圈。从宝岗大道出发,经同福西路、周嘴路至望江路,构成了另一条旅游线路。
南华西街的规划目标是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近期应做好潘家大院和潘家十三排祠堂的保护工作,建立尚虹历史博物馆,维护骑楼街的完整性,增加历史街区的活力。保护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色,以及街道居民的生活方式。保护和再现具有岭南乡土风情的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从而促进海珠区乃至广州市的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