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的“荧屏规则”会是什么?
源丨搜狐娱乐文丨土先森
2017年的电视荧屏画风多变。既有神话、仙侠题材塑造的玄幻时空,又有现实、都市题材把我们拉回生活。在丰富的类型中,我们惊喜的看到,这一年,我们渐渐从IP剧、小鲜肉霸屏的困惑中走出来,品质正剧照样能收获年轻受众;这一年,网络自制剧的造星能力进一步得到印证,“先网后台”模式的出现,预示着网络剧已在影视市场稳站一席之地;这一年,我们发现观众越来越不好“糊弄”,倒逼制作方从简单粗暴的堆砌热门元素到开始重视内核,实现了电视剧从商品到作品的质变。
新的“荧屏规则”正在渐渐建立,这些都让我们对2018年的电视荧屏更加期待。从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已经提前揭秘的剧作储备片单来看,2018年的电视剧市场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大牌实力演员纷纷回流,其中大制作、大卡司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而已经过去的2017年,将注定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流量+ip模式走下神坛品质剧地位提升
从欢瑞的《古剑奇谭》在2014年暑假爆红开始,短短两年多时间,一百多部IP剧的爆发,几乎每部都是鲜肉+小花的演员阵容。宁可花500万请明星,也不愿花5毛做特效?鲜肉+小花比剧情特效重要得多,可用于保证收视,这就是快餐式IP剧的逻辑。鲜肉接拍一部IP剧,往往不到半年就宣布杀青,再几个月就直接上档在卫视播出了,这已经是一个成熟化的操作流程。
2015年的《花千骨》,2016年的《亲爱的翻译官》《微微一笑很倾城》,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IP都是灵药没有例外。但从2017年年初的《孤芳不自赏》开始,演员职业道德问题便再次搬上了台面。钟汉良、baby到处“轧戏”、滥用“替身”、剧组“抠像”完成任务,在业内被传得沸沸扬汤。这也渐渐显露出影视圈的“潜规则”:IP剧的热度在渐渐下降,“IP+明星”的模式已经消耗了观众的好感度。
同样是IP改编之作,今年播出的《秦时丽人明月心》和《醉玲珑》也邀来了人气偶像主演,最后却只能“屈尊”周播,并且反响平平。曾一度被看好的《海上牧云记》《将军在上》等只能走网播渠道。而北京卫视周播剧场被几部copy《古剑奇谭》模式打造的古装剧,压得收视一度降到0.1。
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古装IP剧正在降温,知名IP和人气偶像都已经不再是荧屏收视率的保证。仅仅依靠IP效应已经很难留住观众,观众更关心的是影视作品自身的质量,而不是改编的IP是否足够有名。事实上,制作精良、演技在线、剧本完整的良心剧,相较以往更容易脱颖而出,口碑与收视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直接。《那年花开月正圆》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主要还是在于各位主角演技在线,制作也是大手笔,观众自然把他们归到品质剧的行列。
剧集品质的提升也体现在剧集类型的多样性上,跳脱古装玄幻、大女主和狗血家庭剧,更多的题材被搬上荧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以医生、律师、设计师为代表的国产职业剧依然疲软,数量多精品少,职业剧不职业依然是普遍现象。
流量明星不能保证流量大叔霸屏支撑收视率
今年影视界的霸屏王不是胡歌、霍建华等国民男神,也不是鹿晗、李易峰等小鲜肉,而是被47岁的中年大叔张嘉译收入囊中。2017年,张嘉译从年头霸屏到年尾:先是4月,《卧底归来》《白鹿原》算是预热;到了11月,《急诊科医生》里和王珞丹之间展开忘年恋,在《猎场》和胡歌、陈龙彪戏享受“被猎”的肆意,《我的!体育老师》再度上演老少配,和姜武一起致敬《生逢灿烂的日子》,这些电视剧几乎是同档期播出,有一种张嘉译在对打张嘉译既视感。这位国民大叔今年可谓风头无两,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让其他人望尘莫及,这也是继2011年后,影视圈再次用“张嘉译年”来向这位劳模致敬。
还有以5部作品位列第二的老干部靳东,今年开启“霸屏”模式一发不可收拾,从《欢乐颂2》里的谭宗明、《外科风云》的庄恕,到《我的前半生》的贺涵,靳东在塑造深沉、内敛、睿智的精英男路上一去不回头的架势。到了八月,《我们的爱》又变身凤凰男,在《守卫者—浮出水面》中,打破老干部形像,饰演荷尔蒙爆棚的“破案王”。此外,陈晓和蒋欣也同时以4部作品位列霸屏榜前列。其实今年流量们还是在努力,有剧播,但是水花小了,流量不再直接兑换流量了。刘诗诗和陈伟霆主演的《醉玲珑》收视率仅在0.8上下徘徊,甚至一度降到0.4,还有TFboy的《我们的少年时代》也没有达到预期,剧的热度和演员的流量已经不能成正比。
观众变得越来越成熟电视剧市场日趋理性
曾经年轻观众看剧是看颜值、看明星,而今观众在应接不暇、狂轰滥炸的各类IP剧中逐渐培养起了理性,对缺少诚意、花拳绣腿的表演不买账了。现在的观众并不缺乏审美能力,对于良心佳作,观众回馈以高口碑和高收视率,每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的出现,都能激起全民讨论的浪潮,而粗制滥造的作品,则只能惨遭观众质疑。
《人民的名义》的走红,不仅仅是一部剧的成功,更悄悄开启了主旋律正剧的春天。它引起的话题度和社会讨论是瞩目的,数据上的成绩更是显而易见,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布的数据显示,这部剧单集收视率破8,创下了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最高纪录。《白鹿原》《鸡毛飞上天》《军师联盟》等也同样收获了高口碑,并在同类型剧目中收视表现亮眼,《鸡毛飞上天》更是斩获了今年白玉兰奖的最佳男女主角。
观察这些剧目收视几乎都是低开高走,电视播出初期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及剧组的良心制作为这些电视剧赢得了高口碑,并引发电视观众回流,收视一路上扬。《守护丽人》《情满四合院》能够获得意外的高收视,也要归功于人物刻画接地气,内容正能量又不无脑。反观一些原本被万众期待结果遭遇全民吐槽的剧集,如《深夜食堂》起点高,宣传出奇招豆瓣评分史上最低博眼球,作品前期确实有关注,但是还是无法掩盖本身不成功的引进和改编。观众变聪明了,烂剧无处容身了。
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在受众层面上“分道扬镳”
近年来,年轻观众远离电视是不争的事实。CSM45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5-44岁观众收视率较2013年同期大幅下滑五分之一以上。而且,34岁以下的观众构成比例仅为30%左右。而视频网站则呈现明显的观众年轻化特征,有数据显示,视频网站39岁以下观众构成比例高达82%。现阶段,“网台大战”如火如荼,但这注定是阶段性现象。观众特征的差异必然导致传统电视和视频网站在“玩法”上逐渐“分道扬镳”。视频网站主打年轻观众,有主打年轻观众的玩法;传统电视主打中老年观众,有主打中老年观众的风格。
如今,视频网站已经成为最大的内容生产商之一,自制的影视内容增速开始比肩传统的影视公司。随着传统影视业巨头、知名编剧、导演等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入局,结合大数据、大平台、大规模覆盖的优势,网剧的热潮势不可挡,他们在品质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很多网剧在制作上,已经达到“电影级”水准。从长远来看,网剧的“逆袭”其实是有机会的。传统电视方面,央视收视的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抓住了电视的忠实观众——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电视应该继续抓住这部分观众。期待着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根据各自的目标观众特征,在各自的地盘上“玩出花样”。
重新定义爆款标准收视点击热搜一个不能少
纵观2017年的电视剧市场,这是一个看IP看颜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绝对讲求演技的时代。观众对于“套路”的厌倦是对编剧原创力的呼唤。随着影视内容日渐多元化,观众对电视剧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粗制滥造的作品将不再受欢迎。一部电视剧能否得到观众由“内在到外表”的喜爱,并不只是看它带起了多少话题、制造了多少热点,优质有价值的情节和精美的制作才是其最值得回味的东西。
E / N / D
原文标题:2017剧变:戏骨“上位”爆款剧被重新定义
公司、项目合作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rene0602
影视公司合作 zqy24680
编剧合作 dongmeijuan3274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一点资讯
界面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