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环放映室”第18集:电影中的色调

《拉环放映室》第18集-电影中的色调

拉环很有技巧,看电影也有门道!大家好,欢迎来到放映室!

学会拉环,让你技术上去看电影!

色彩可以是电影中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从情感和情绪上感染观众。同时,它能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有关的各种联想。某种颜色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某种颜色被用来象征一种理性的想法和意义。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以灰色和阴郁为基调,构成了一种荒凉、严格和毫无生气的时代感,这与电影的表演内容和恐怖气氛密切相关。颜色在这里成了一种邪恶的对抗和一种善良的力量。

电影中的色调是电影色彩构成的总趋势,也是由一种颜色或几种相似颜色组成的主导色调。它使整部影片在色彩视觉和感觉上呈现出非常鲜明的色调效果。

色调是导演在拍摄前必须确定的视觉语言形式之一。那么,对于摄影师和艺术家来说,它意味着色调不是画面颜色的一种形式效果,而是场景中许多颜色关系的总和。其实在创作中,电影的色调就是电影的色调,只是在表达的时候用法不同。

色调是表达主题情感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色彩斑斓的不同颜色在画面中形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在某种色彩下时,那么这种色彩就是画面的色调,简称色调。电影《红高粱》是血红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深红色的,阅兵仪式是草绿色的,黄土地是土黄色的。色调与影片要表达的哲学主题非常吻合。

色调和色调的艺术处理可以是整部影片和某个场景中的不同色彩形式。为了在电影中形成不同的色彩风格,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构图关系。没有色彩倾向,整部影片就没有色调,也就没有色调关系。

由波兰导演基耶什洛夫斯基拍摄的《蓝、白、红》三部曲,提到色彩的基调,是绕不开的经典话题。蓝、白、红三色旗曾经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旗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蓝色代表自由,白色代表平等,红色代表博爱。关于红色、白色和蓝色,刘小锋写了一篇文章《爱的碎片一瞥》(选自《沉重的身体》)。他说,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用忠于个人命运的眼睛审视现代社会中破碎的个人道德情感。”?基斯洛夫斯基持悲观怀疑的世界观,但他用焦平面耐心地观察个体生活。当人们遇到精神困难时,他们会挣扎并制定自己的解决方案。只是有人追求精神自由,有人自虐报复,有人被救赎。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绝唱。在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本书不时地阅读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感人记忆,并谈论生活中的许多伦理问题。一直以来,从精神深处打动人的艺术家很少,现在更少了,更多的是肥皂泡式的煽情。基斯洛夫斯基幽默而睿智。这些都不算什么,难得的是他莫名感动。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有各种暗示色调:冷漠的黄色调、纯粹的红色调、宁静的蓝色调。这些仍然是作品中的正式色调。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物质的色调——作品中思想中神秘而多愁善感的深紫色。正是这种只有灵魂才能感受到的音调触及了我生活和思想的敏感部分。

马修·利巴提克(代表作品:《惜源》、《局内人》、《黑天鹅》、《追梦安魂曲》);

有时,导演是色调的源头。色调完全符合我们的愿望。

《惜源》的色调是在视觉上加强影片情感的一种微妙方式,可以引起观众的本能反应。了解颜色的基本构成,什么是暖色,什么是冷色,以及观众对这些颜色的反应是用某种色调传达信息的最基本要求。电影摄影师的工作是以视觉的方式诠释电影剧本,并通过色彩、光线、镜头、角度和动作引导观众的情绪。但导演的工作是预测电影并开始与摄影师合作。也许我们应该早在电影筹备阶段就开始就电影剧本的解释、电影的色调和电影的风格进行对话和交流。对于导演和摄影师来说,理解这个故事的主题元素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光线来增强它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导演有所了解后,色调是首先要谈论的话题。摄影师的主要职责是与首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讨论他们对电影的看法。当我与Darren(Aaronov)合作时,我总是首先讨论色调,因为它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元素。当我们进入《追梦安魂曲》时,我们非常喜欢黑白电影《死亡密码》的感觉,以至于我们决定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每个环节中控制色调。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认真对待图像并使其有序。一旦Darren确定了色调,我所要做的就是实现它的效果-与艺术设计和时装设计一起-并坚持这一选择。在电影《珍贵的源泉》中,主要的颜色是金色,它代表着玛雅:一种暗淡的金色,虚假的真理,以及白色,它代表着道德和真理。在电影《梦之安魂曲》中,夏天、秋天和冬天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光的颜色决定了这些时间段的氛围。

哈里斯·塞维德斯(代表作:《美国黑帮》、《大象》和《心灵游戏》)

在《美国黑帮》中,我担心色彩饱和度的整体降低对电影来说过于程式化。设计色调不仅仅是视觉参考。后者只是为导演、摄影师和首席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起点和一种方式来交流他们对电影未来的想象。色调是为在屏幕上放映而创建的电影的实际视觉特征。一些电影需要粒状和不饱和的色调,另一些电影需要美丽和饱和的色调,这些电影是单色调的,有些是深棕色的。一开始,色调是对剧本的直接视觉解读,这使得剧本中的故事在电影中成为现实。后来,它自己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传达一种情绪或感觉,即使电影结束后,这种情绪或感觉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观众。

早在筹备阶段,有时甚至在摄影师参与项目之前,首席艺术家和导演就开始讨论电影的色彩。接下来,将举行三方会议,讨论场景设计的风格,衣服的颜色,如何在电影上实现这些颜色,以及这些颜色将对电影的内在感受产生什么影响。导演会向首席艺术家明确表达自己对电影色调的想法,美术设计师会将其他想法转化为实用的布景和道具,并向他展示材料样本、油漆颜色样本和综合布景设计。随后,电影摄影师介入并使用色彩控制技术来捕捉故事的氛围或精髓,并将其有效地记录在胶片上。如果有很多特效,就需要更多的测试。

罗杰·狄金斯(代表作:《朗读者》、《革命之路》、《老无所依》和《无敌》)

我在过去拍摄的一些电影中做了很多实验。例如,我在制作《三王出狱》时做了很多尝试,因为我们开始尝试用光化学方法重现这部电影的风格,我们碰壁了。后来,我们决定冒险使用数字中间胶片技术,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我在电影《缺席者》中也做了很多实验,因为我们想要黑白影像风格。在拍摄电影《神枪手之死》时,安德鲁·多米尼克和我也做了很多实验,因为他想要一种特殊的电影风格,就是那种淡淡的照片效果。他希望某些段落中边框的黑色变成暗红色,他希望在阴影中引入颜色,他还希望赋予图像一些活力,使其看起来不像典型光化学处理的产物,因此我们将光化学处理方法与数字处理方法混合在一起,得到了他想要的样式。到我开始拍摄时,我已经做了20个不同的镜头实验,包括室内、室外和夜景,然后通过拍摄和后期的操纵,我得到了我们两人为这部电影选择的特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