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词语手册第22课 在沙漠中心 词语主音和词语解释
一、一周知识概述
学习《在沙漠中心》一文,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此外,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自身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短文两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猫》是郑振铎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同时,借鉴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在沙漠中心》
1、基础知识掌握
(1)字音掌握
硌(gè) 辐射(fú) 筛糠(shāi) 协奏(xié) 犁铧(lí)(huá)
噎(yē) 躯壳(qū) 脐带(qí) 真谛(dì) 虫豸(zhì) 乙醚(mí)
(2)词语解释
硌: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筛糠: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虫豸: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2、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作者圣埃克絮佩里1900年生于法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幼时聪明爱动,写诗歌,摆弄机械,好遐想,功课平平。青年时服兵役参加了空军,复员后在航空公司工作。在原始的条件下,与航空史的先驱人物如梅尔英兹、吉约梅一起开拓法国—非洲—南美洲的飞机航线。生活在西撒哈拉敌对的阿拉伯部落中间,为迫降的飞机提供接应和支援;作为特派记者采访内战时期的西班牙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深入德国内地观察纳粹党喧嚣一时的第三帝国。他获得过十三项航空科技发明专利;当空军飞行员时经历过法国1940年大溃退;43岁时超龄八年,坚持披挂上阵,驾驶侦察机飞赴敌方阵地上空。1944年7月31日,从同盟国驻地科西嘉岛东北的博尔戈起飞执行任务,钻入云端后就此失去了踪影。
3、课文分析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望茫茫沙海中一个晃晃悠悠的驼队来营救。
“我”坠机后遇到的困难有:
(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人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在这些困难中,“我”生理上的不适有:
(1)产生幻影;
(2)感到疲倦、错乱;
(3)呼吸困难。
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边缘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第三部分(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痛苦——绝望——乐观——平静
中心思想:
《在沙漠中心》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苦、绝望”到“乐观、平静”的心理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4、问题探讨
(1)作者能从痛苦、绝望中转而变得乐观、平静的原因是什么?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2)作者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吗?那他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5、语句赏析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我”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我”感到绝望,这是“我”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我”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我”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我”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我”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我”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我”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二)《短文两篇》
1、文言知识掌握
(1)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指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饮于河、渭(古义:黄河;今义:河流的通称)
(2)一词多义
2、关于神话及相关作品来源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大都为口头创作。它的内容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这些神话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类、民族的由来,表现出古人天真美丽、富有情趣的艺术想象。中国古代神话记载早,品类多,至今依然在民间流传。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了古代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的资料。
《***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3、课文分析
《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工怒触不周山》
《***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工庞大的气势。
关于***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问题探讨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使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结尾含义?
“怒”字表现了***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4)夸父和***工***同的特点是什么?
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走的英雄,虽然失败了,却至死不忘为后人造福,是一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为后继者开拓成功之路的英雄。
***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归纳:
1)夸父和***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三)《猫》
1、基础知识掌握
(1)字音掌握
污涩(sè) 红绫(líng) 怅然(chàng) 诅骂(zǔ) 怂恿(sǒng yǒng)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娱乐(yú) 相称(chèn) 郁闷(yù)
(2)词语解释
涩:文中为不光滑的意思。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相称:相符;相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 —— 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王统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郑振铎远游欧洲。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去世。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1959 年《郑振铎文集》出版。
3、课文分析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死亡让我难过自责。
图示:
来历
外貌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对我的影响
第一只(花白猫)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宠物
病死
一缕酸辛
第二只(小黄猫)
母亲带回的
浑身黄色的
太活泼了
宠物
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怅然地,愤恨地,诅骂路人
第三只(丑猫)
拾来的
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
大家都不大喜欢
不加注意
被我打了一棒
忽然死了
更难过得多
永不养猫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2)“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3)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4)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6)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意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后来,猫死了,因此,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5、主题理解
(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6、写作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作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神话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意义?
神话表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以及他们改造自然的愿望,这些神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广为传诵,主要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神话是极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并且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课文中的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至今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三)怎样理解《***工怒触不周山》中的挑战精神?
这篇神话中描写的残酷战争说明当时社会正处于原始社会崩溃的时期。原始社会进入父权制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氏族贵族,有了部落联盟的大酋长,他们不断发动战争,对弱小部落进行掠夺和压迫,***工不甘于压迫,他于是向强大的颛顼挑战,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维绝”,连日月星辰的运转,也为之改观。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道“不周山下红旗乱”,同时在注中称赞“***工是胜利的英雄……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工是确实胜利了。”不管胜利与否,***工的挑战精神留给了人们许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