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第11届全运会开幕式结束。表演开始不久,当那只“碗”高悬在半空时,我眼前一亮……随着那只“碗”停留的时间延长,还不断变换着造型,一会似碗,一会似痰盂,一会似重庆火锅,我开始眼皮犯倦。不过我坚持着看了下来,因为开幕式肯定花了老多钱,我要是不看那就是对不起党和国家。
没有想到这次全运会居然请来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尽管他没有再说一次“无与伦比”,但整场表演显然已经向他灌输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俺们中国人搞这种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开幕式简直是小菜一碟,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总体而言,这次开幕式成功地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加上之前的大阅兵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就是说通过这两次“秀”,我们可以庄重的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挺起来了!
此次全运会开幕式有很多精彩之处,我做一次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大家回顾一下:
1、运动员入场时,不知道是哪个代表队,穿着一身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主席台方位时立正、敬礼然后齐声喊首长好(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大哥,你以为检阅部队呢吧?
2、整个表演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只时而是碗(也形似脚盆)时而是痰盂时而是火锅的舞台屏幕,与之相得益彰就是灯光。说起这变化莫测的灯光,又一次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基础——煤矿资源。你想想看,就这几个小时的灯光用的电要烧掉多少煤啊?
3、参加表演的一***有多少人我不知道,反正一拨一拨的,就凭这一点,中国的计划生育还需坚持五十年不动摇。人多就算了,关键是这些家伙表演的太认真了,这不是得罪国际友人吗?你让人家伦敦、里约热内卢接下来的奥运会开幕式还怎么搞?
4、火炬传递到最后好像熄火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哪个小商品市场买的?假货丢死人啊。
5、最后主会场的火炬传递采用了人员递进的方式,第一棒1个人,第二棒2个人……第五棒5个人,然后同时点火。这好像就是这次点火唯一的创新之处。不过幸好在北京奥运会没有采用此“创新”,要不然岂不是要七八个李宁一起吊钢丝?
6、必须要说这一点:此次全运会的背景音乐“沂蒙山小调”真是太好听了,比血盆大口的韦唯唱的那个主题歌强太多了。
总结一下,此次全运开幕式有人说爱有人说菜,反正全运没让大家全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