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豆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2012年9月28日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正式上映。第85届奥斯卡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原创音乐奖4项奖项。

中文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外文名: Life of Pi

其它译名: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漂流少年Pi

出品时间: 2012年

出品公司: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李安

编剧: 大卫·马戈

制片人: 吉尔·内特

类型: 剧情,冒险

主演: 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胡山

片长: 127 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11月22日(中国)

分级: USA:PG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454876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要人物主要角色 ? Young Pi(苏拉·沙玛 饰)

其他角色 ? The Writer(拉菲·斯波 饰) ? Older Pi(伊尔凡·可汗 饰) ? Pi's father(阿迪尔·胡山 饰)

Little Pi(阿尤什·坦东 饰) ? The Priest(杰拉尔·德帕迪约 饰) ? a chinese sailor(王柏杰 饰)

目录

基本信息

电影剧情基本剧情

老虎的名字

故事寓意

演职员表演员表

职员表

国内公映译制名单

角色介绍苏拉·沙玛

拉菲·斯波

伊尔凡·可汗

精彩对白

原声资料

影片花絮

影片评价总体评价

网友影评

获奖记录

影片制作创作背景

拍摄过程

音效制作

投资宣传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最新新闻票房黑马取景台湾致台湾自由行升温

申彗星新曲MV与电影《少年派》的相遇

入围85届奥斯卡提名

导演接受采访

票房信息

在线观看

展开基本信息

电影剧情 基本剧情

老虎的名字

故事寓意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国内公映译制名单

角色介绍 苏拉·沙玛

拉菲·斯波

伊尔凡·可汗

精彩对白

原声资料

影片花絮

影片评价 总体评价

网友影评

获奖记录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拍摄过程

音效制作

投资宣传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最新新闻 票房黑马取景台湾致台湾自由行升温

申彗星新曲MV与电影《少年派》的相遇

入围85届奥斯卡提名

导演接受采访

票房信息

在线观看

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导演:李安(Ang Lee)

编剧:扬·马特尔(Yann Martel)/大卫·麦基(David McKee)

主演:苏拉·沙玛(Suraj Sharma)/拉菲·斯波(Rafe Spall)/伊尔凡·可汗(Irfan Khan)/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 塔布 /阿迪勒·侯赛因/阿尤什·坦东/ Shravanthi Sainath[2]

类型:奇幻/剧情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3]

格式:IMAX+3D版本/3D版

上映日期:2012-09-28(纽约电影节) / 2012-11-21(美国) / 2012-11-22(中国大陆)

片长:127分钟

又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漂流少年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唯美剧照(20张)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4]提名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特效、最佳艺术指导等十一项提名。并一举夺得最佳导演奖[5]、最佳摄影奖[6]、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原创音乐奖4项奖项。[2][7]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基本剧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预告片故事开始于蒙特利尔,也结束于蒙特利尔。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拉菲·斯波 Rafe Spall 饰)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阿迪勒·侯赛因 Adil Hussain 饰)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苏拉·沙玛 Suraj Sharma 饰 )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主人公派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

日本货轮失事,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动物园管理人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斑马,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接着,17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的故事便这样开始了,他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

老虎的名字

理查德·帕克是一桩真实吃人船难故事中的17岁主人公的名字。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务人员,还有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男仆。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理性泯灭,杀死了帕克,分食他求生。

在英语一些语境下,“理查德·帕克”常和海难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漂流、自相残杀。[8]

故事寓意

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影片上映之后即在内地掀起了观影热潮。而关于片末少年派给出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漂流故事”孰是孰非的激烈讨论更是引人思考。

成年派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各版海报(8张)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它有许多平行空间,很多层次。”

作家马伯庸在影评《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派的三个故事》中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其实第一、二个故事都存在破绽,第一个故事太虚幻而不真实,但是第二个故事也有自己的破绽派在逃避关于母亲的去向问题。故马伯庸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故事”:派其实吃了自己的母亲。[9]

第一个故事:人与虎的漂流是虚幻的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派与老虎之间的 “漂流奇事”,在影片中也是花费了大量手笔进行描写的。

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在派举家迁往加拿大的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轮船遭遇了暴风雨并且在海上沉没了。在这场灾难中,派的家人全部遇难,而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处。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他们历尽各种挑战和磨难后,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如果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是乏善可陈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讲出最后那个所谓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6张)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派忍无可忍同样地杀害并吃掉了厨子,最终活了下来。往复的镜头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之前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细节都成为了伏笔,整个故事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和谐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一个有些残酷无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换句话说,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与虎,是第二个故事人性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派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只得一分为二,变成人与虎的奇幻漂流。[9]

第二个故事:母亲的真实下落被隐瞒

第二个故事的过程:派、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伤,很快死去。厨师将其吃掉。然后派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被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派出于愤怒杀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在这个故事里,各种元素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母亲=猩猩,厨师=鬣狗,水手=斑马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情截图(26张),老虎=派的本能,看似完美无缺,合乎情理,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认同,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

第一个破绽,是香蕉。当派讲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说猩猩坐着漂浮的香蕉而来。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香蕉不会漂浮。当派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对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仍旧坚持说妈妈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香蕉在现实里能否漂浮,并不重要。在电影的世界里,保险调查员指出香蕉不能漂浮,这代表了一种常识,它的功能是用来牵出派讲的故事里反常识的地方,内在逻辑是自洽的。

第二个破绽,是妈妈的死。厨师是一个对食物很执著的人,他会吃老鼠,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饵。对他来说,每一块肉都是极其宝贵的。可是妈妈死后,厨子没吃掉她,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这是一种浪费,尤其是厨师已经吃过了水手,对他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没理由会做这种浪费行为。

第二个故事本身已经非常圆满,却多了这两个颇为醒目的蛇足。实际上,它们也是刻意被保留下来的标签,用来提醒观众第二个故事也并非真实,至少隐瞒了一部分真实。

这两个破绽,都与母亲有关。毫无疑问,第二个故事隐瞒的真实,就是母亲的下落。”[9]

第三个故事:是派吃了自己的母亲

李安喜欢用各种比喻反复强化本喻关系。少年派和老虎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对,但还有一对本喻很容易被忽略。

母亲与莲花。莲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次显著暗示。一次是在开头,母亲在地板上用粉笔画莲花给派看。一次是电影中段,派俯瞰海底,先是鱼形成莲花,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最后叠加到了沉船。所以准确地说,莲花代表的是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与此同时,李安还特意安排了阿南蒂给派讲解舞蹈,引出一个关于莲花的重要比喻:林中莲 电影中出现的獴哥[9]

花。在派问阿南蒂林中莲花是什么意思时,她没有回答。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最关键的一段情节:食人岛,才恍然大悟。派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打开以后,里面是一颗人牙。于是“林中莲花”这个比喻和指向,在这里得以完成。

第一个故事是派的幻想。那么他在岛上的动作,肯定是对各种现实发生的投射。莲花是派对母亲的思念;莲花中的人牙,代表了母亲的遗骸,也即死亡。而母亲的躯体,实际上就是整个食人岛。

岛是母亲,而岛下涌起的酸潮,则是母亲的下场。

酸潮是一个意义异常清晰也异常恐怖的比喻。如果想表达母亲死亡的意象,有很多种办法,最简单的比如说潮水慢慢淹没岛屿,代表母亲的溺水;或者鲨鱼啃噬小岛的根茎,代表葬身鲨腹,等等……可李安选择的是一个非比寻常,几乎和海洋没有一点关系的比喻:酸。这个酸,自然就是人的胃酸。酸潮扑上小岛,这个意象表明母亲是被吃掉的,被胃酸所消化,所以遗骸的代表物是牙齿。

派在岛上吃了植物根茎,老虎吃了狐,这是食母的暗喻。有一种说法认为,根茎和狐代表尸体的肌肉纤维和蛆虫,代表了吃人,这两个比喻在电影里找不到可参照的点。李安如果要设一个比喻,一定不会只设一次,一定会重复多次,或者找另外一个参照点,所以这个猜想是否成立,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细致,有待商榷。但食母是确凿无疑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于母亲的下场还有一处暗喻。影片前半部分,派的童年时期,母亲曾向派讲述印度教克利须那神(亦称“黑天”)吃泥土的故事中讲道:黑天的嘴里“含着整个宇宙”。电影中段,派与老虎一同俯瞰海底,鱼和水母、珊瑚不断变幻,状似宇宙,然后形成莲花,又变成母亲的容貌以及沉船。这不仅是吃下了母亲的意象,沉船似乎也代表派认为自己为了生存吞噬了整艘船的生存机会,有一种对兽性反思的意味。

马伯庸在影评的最后说道:“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得极为精美,对第二个故事却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对第三个故事甚至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他把现实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内,又在现实里放入残酷夹心,递给大家。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派本人相信的是第二个。至于观众愿意剥开几层糖纸,则取决于他们自己。

当李安在采访时被问起关于第二个故事,他的回答避重就轻,说故事拍完就交给观众了,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放弃了最权威的导演阐释权,让观众保持争论。莫衷一是是电影保持长久魅力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不必奢望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相信自己的本心就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