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的直立行走?
人是用双脚走路的,这并不稀奇,因为人就是这样行走的,这是人的本能嘛。的确,在高级哺乳动物灵长类中只有我们人类是唯一能够经常靠两足直立行走,真正适应地面生活的。然而,人类的祖先则不具备现代人的特征,它们是靠四足行走,在树上栖息。所以它们被称为攀树的猿群。它们的生存年代距今在3000万~1000万年前,这些攀援窜跃于热带森林中的古猿,就是我们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同祖先。现在知道的这类古猿的化石有三种,在这里我们作简略的介绍:
原上猿:生存年代距今3000万年前,1911年发现于埃及,体形较小,身长大约50cm,有32颗牙齿,四足行走,栖息于树上。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古猿。
埃及猿:生存年代距今2800万年前,1966~1967年发现于埃及,其特征与原上猿相同。这也是目前已知较早的古猿。
森林古猿:生存年代距今2800万~2600万年前。分布范围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1856年首次发现,在我国云南也发现了10 枚牙齿化石(1956年),这类古猿有许多种类,形态区别也很大,后来发展为三支,即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见图10)。
本来这些古猿过着比较平静的生活,它们以森林为家,并不受到迫使自己改变习性和特征的影响。促使古猿向人类演变的直接原因,是生存环境的变化。当自然界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它们生存的时候,这些古猿不得不放弃过去生活于树木之上、森林之中的生存方式,被迫从树上下来到地上寻找食物,并生活在林间空地或者草原和森林的交接地带。据科学家们研究,在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时代曾经发生了几次大冰期冰期:地球历史上气候发生冷暖变化,当有足够的固体降水和能维持冰体存在的气候条件时便形成了冰川,冰川大量发育的时期称为冰期。和间冰期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的时期称为间冰期。。急剧变化的恶劣环境迫使一切动物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的环境。人类的演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当生活环境改变时,为了生存的需要它们在地面上生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从事简单的劳动。久而久之,正是这种生存活动促使四肢发生变化,前肢分化为双手,而后肢分化为双脚,逐渐变为用两足直立行走,最终站立了起来。从此走出了猿群,迈出了由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在简单的劳动中,它们的手和脚有了分工,也学会了使用天然工具。从林栖生活演变到地面生活,并实现了直立行走,这个过程经历了大约1600多万年的时间。实现了用双脚走路,这就扩大了猿人的视野,在谋生的群体活动交流中,产生了最初的语言,大脑也逐渐发达起来。1932年美国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发现了生活于1400万~20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由于发现地的关系就用了印度古老的史诗《腊玛延那》中主人公英雄腊玛的名字予以命名。经研究,腊玛古猿已经开始了这种演变,被古猿学家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是人类进化的早期代表,是人类的祖先。晚期代表被认为是生存于距今550万~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1924年发现于南非。科学家对腊玛古猿化石和南方古猿化石进行了研究鉴定,认为腊玛古猿身高1米多,脑容量约300毫升,食物以植物为主,兼食肉类;南方古猿身高1.2~1.3米,体重平均为25千克,平均脑容量约为450毫升,食物以植物和小动物为主。
关于古猿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发现的化石来进行,对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可根据地层中的遗存物来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家曾在南非发现了一个经鉴定为12岁的南方古猿人颚骨的化石。经过检验,其颚骨两侧已经碎裂,门牙缺落,在下颚处留有一块经过强烈撞击而存在的凹痕。检验结果,证明他死于暴力。还有一例,在其头骨化石中至今还存在着一块直径2英寸的石块。这清楚地说明在百万年前的人类就开始了同类之间的拼争,大多数是被动物的腿骨或者石头重击头部致死的。也许我们想象不出当时古猿有多么的强壮,因为他们的身材矮小,平均体重也只有40千克左右,但一个确切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不是十分柔弱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只200万年前的鬣狗化石,事实证明,当这只鬣狗向人类袭击时,被人类用一根羚羊的大腿骨迅疾直接刺入它那张开的大嘴中,并使喉咙后面的头盖骨碎裂,而立即死亡。至今那只穿过喉咙的羚羊大腿还在那只鬣狗的嘴中,这个头盖骨化石至今还被保存在南非博物馆中向观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