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一部10年前的电影,讲的是一群德国纳粹党的水下战斗!!!名字急!!!

从海底攻击(德国潜艇)

伟大的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一举成名。这是电影史上少有的广受好评的战争片,在制作地德国创下了极高的票房纪录。完整版时长293分钟。二战期间,德国发明了深海潜艇,在海战中所向披靡。后来和英国海军有一场遭遇战,双方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影片精心制作,剧情紧张。导演在潜艇狭小的空间里利用流动的镜头,对舰上的部队生活进行了生动逼真的呈现,海战镜头的氛围也相当不错。

这部电影忠实地记录了二战中一艘德国U型潜艇的航行,从奉命出航到在大洋中搜寻并击沉一艘英国商船。

《来自海底的进攻》电影剧照(265,438+0)团队历经惊涛骇浪,冒着生命危险,直到最后回到基地(电影的结局太有趣了,他们从海底进攻。

为了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读者,这里还是不要剧透的好。镜头就像观众的眼睛,沉浸其中,却从头到尾看着场景的发生。从娱乐的角度来说,电影的戏剧性和张力无时不在(虽然它的放映时间那么长,就像剧组的航程)。看完电影几天后,偶然看到一部关于二战的电视剧,里面有对电影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专访。据导演介绍,为了照顾到狭小的室内空间,他特意改装了一个小相机,追求写实纪实的风格。而且整部电影打破常规拍摄(众所周知,一部电影不是按照物理时间顺序拍摄的),尽量按照故事顺序拍摄,观众甚至可以注意到演员胡须的生长。为了拍出真实,演员们差不多1年没晒过太阳,个个脸色苍白。有人评论说,和沃尔夫冈从海底出击相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简直就是在讲童话。

二战期间,一艘U型德国潜艇奉命攻击英国舰队。当他们完成任务返回时,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海底发起攻击长达三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的每一分钟几乎都消耗在德国潜艇的封闭空间里。满脸油腻、胡茬胡子的德国海军是影片的主角。其漫长的空间中不乏跌宕起伏,潜在的危机随时威胁着舰上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个看似强大冷酷的庞然大物根本无法自保,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以德国人的视角来看待和反思二战题材的电影并不多见,但几乎都成为了杰作,从沃尔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1979)到萨博的《梅菲斯特》(198655)。《来自海底的进攻》不像上面两部那样犀利明显,也没有对片中对立的双方做出道德判断。它只是从二战中一群普通德国士兵的视角,现实而客观地描述了非常时期的这群士兵。他们无条件执行上级命令,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即使灾难来临也绝不退缩,深入研究对抗“敌人”的作战方案,以挽救即将崩溃的船只和日益流失的胜利果实。然而,面对无休止的战争,他们渐渐麻木,敌我界限变得模糊,被他们重创后落水的生物绝望的求助也触动不了他们的神经。但长期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折磨和压迫,面对敌人、战友和无奈的困境,他们逐渐失去理性的判断,情绪低落、抑郁,行为失控,趋于疯狂和歇斯底里。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更像是一群行尸走肉。个性鲜明、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已经彻底死亡,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冷血的战争机器。他们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思想,没有了现在也没有了未来,在冷漠而又朝不保夕的环境中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什么时候会死,什么时候会结束?没有人能给他们答案。没有人关心时间,空间不再重要,一切将如何结束...沃尔夫冈·彼得森通过《来自海底的攻击》,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通过翔实的资料,充分说明了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作为德国和这场战争始作俑者的本国人民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直接参战的士兵成为了疯狂野心的陪葬品。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宝贵的生命,更是自己活着的权利和尊严,他们在天堂的灵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幕后信息

德国人沃尔夫冈·彼德森因没有从海底进行攻击而受到称赞。

他被好莱坞同化后的商业作品是《空军一号》(1997)和《完美风暴》(2000),但一部德国电影《达斯·布茨》(1981)完全有资格让他受到广泛尊重。这部关于二战期间潜艇战的惊悚片赢得了1982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六项提名,沃尔夫冈·彼得森成为第一个获得德国电影最佳导演提名的人。这部电影彻底征服了全球观众,为战争电影树立了一个几乎不可逾越的榜样。沃尔夫冈·彼得森通过《来自海底的攻击》,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通过翔实的资料,充分说明了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作为德国和这场战争始作俑者的本国人民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直接参战的士兵成为了疯狂野心的陪葬品。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宝贵的生命,更是自己活着的权利和尊严,他们在天堂的灵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电影分析

我一直不太热衷于展示热武器战争的电影。人们脆弱的身体在这些现代武器中从海底发起攻击。

在装置的攻击下,我总是感到厌恶。几乎每一部值得称道的战争电影,它的导演都会集中精力表明,参与战争的每一个人都是人,而不是冰冷的机器。除了本能的排斥,战争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确实有一种疏离感。看着自己的同类血肉横飞在眼前,看着建造的一切在影像中消失,寻找感官上的快感,当战争这种残酷人性的最佳表现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时,谁还需要观众在这种影像中怜悯?来自海底的攻击,让战争脱离了本质意义,也是人类自身的历程。在潜艇内部空间活动的艇员就像人的神经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立场,在绝望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保护潜艇的“身体”不被突破屏障。把这部片子叫做《全金属外壳》比较合适。在自我保护比攻击的过程中,金属外壳和现实中的人体没有什么区别。在一次又一次深水炸弹的攻击下,舱内所有人都凝结成一条恐惧线。每一次突破底线的下潜深度,潜艇里所有的士官都是以同样的心情操作着各自的工作,把士兵和潜艇视为一个完全不可分割的整体,紧张得不敢有任何闪失。这艘名为U96的潜艇下水时是二战末期,航行的任务是在海峡中阻挡英国的货船。影片以潜艇艇员在俱乐部的狂欢开始。导演对室内剧的编排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之一。别说潜艇里做的巅峰效果,光是俱乐部里中士的爆笑场面,视听效果就已经是顶级大片的效果了。潜艇执行任务的前一天晚上,全体艇员都投入到狂欢中,这是战争赋予他们的权利,但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俱乐部里的这一幕很经典:疯狂喝酒和舞女调情的猪兵哥哥和一脸酷相坐在吧台前的队长。疯狂航行的开始。上潜艇前,舰长向士兵们介绍了随部队前来报道的记者。向记者眨眼的娃娃兵,还是把自己的感受留给了俱乐部舞者。如果他们再下一城,或者他们会像《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喃喃的‘恐怖’,永远找不到任何描述来表达自己。潜艇对敌方信息的接收,只能通过肉眼、潜望镜和螺旋桨获得。在船舱无尽的黑暗中,听着水中驱逐舰传来的螺旋桨声,恐惧会被无限放大。当毁灭者停在头顶时,穿透肺部的隆隆声就像是邪恶幽灵的催命符。绝望在水底,除了这层‘金属外壳’的保护,几乎无路可逃。每一次,他都在艇员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之外,反复潜入潜艇,躲避深水炸弹。水压造成的炮弹吱吱声,像一把尖刀随时打击着每个战士的神经线。潜艇歇斯底里地尖叫或者喃喃地说上帝救了我,在黑暗中等待每一次死亡。但他们知道,上帝永远不会在这艘潜艇里。他每一次逃离死亡的眼泪和欢呼,都是在呼喊下一次死亡危机的到来。在水底,他们除了这个金属壳什么都没有。而这个壳,就是每个人的生命。生也一样,死也一样。而唯一能接受外界信息的感觉,只能是那些全身参与的耳朵。当敌方驱逐舰在头顶穿梭时,你只能双手抱胸,闭上眼睛,在黑暗中听着潜艇外由远至近的螺旋桨声和深水炸弹的爆炸声。我父母生了一对耳朵。这时,我用它们来感受死亡的面孔。远航之初,第一次潜水演练,就为潜艇队员设置了第一条心理底线。当船长将潜艇潜至水下170米时,他已是汗流浃背,想发出声音来制止船长令人恐惧的演习。这个深度是船长能接受的心理底线。看着低头祈祷的士兵,他微笑着将潜艇升回水面。但他没想到一次次突破潜艇下潜深度的底线,甚至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彻底突破底线。影片不仅通过一次又一次打破心理底线来释放和加深剧组和观众的恐惧来描述这个过程。出航快一个月了,除了躲避驱逐舰的追击,几乎毫无建树的U96潜艇全体成员的士气都在慢慢下降,漫无目的地在海上漂流。在某一天,我真的看到潜艇就在我面前。站在了望台上的船长就是启航前一天在俱乐部聚会的老汤姆森。这位头发花白、胡须花白、已经退休的老船长,正站在风暴对面的潜艇上,在这里疯狂地挥舞着双手。嘿,汤姆森,汤姆森!茫茫大海居然相遇挥手擦肩而过。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就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看到一个离我很近的人,看着他。这部电影太完美了,可以说导演对‘室内剧’的理解超乎常人。尤其是在潜艇“看得见”的狭小空间里,用“听”来表达无限空间。在狭小的空间里达到的非凡效果,把‘视听’范围做到了极致。导演在采访中谈到过,但这只是为了让相机更小,以适应拍摄空间。让影片精彩的不是影像中可见的空间,而是潜艇外听到的各种声音。驱逐舰探测潜艇方向的声呐,驱逐舰螺旋桨的水下声音,头顶爆炸的深水炸弹,水压作用在船体上发出的声音。每一个声音都让人真的觉得自己是在这黑暗潮湿的潜艇里,而外面是无限空旷的海底。在狭小的空间里展现另一个空间的无限,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确实是视听表现的里程碑。导演进入好莱坞后的《空军一号》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达到那么真实的吸引人入乡随俗的感觉。《海底总攻》让导演永垂不朽。当U96驶进码头,所有士兵接受凯旋归来的礼仪时,当它被盟军飞机击沉时,这难道不是U96最好的结局吗?我更愿意把这艘潜艇想象成一个生命体,一个包裹在金属外壳中的智能体。影片展现了它从生到死的过程。

电影信息

本片有三个版本,院线版136分钟,导演剪辑版216分钟,未剪辑版293分钟。太升文化最近发布了一个21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我对这部电影有着真挚的爱,不仅仅是因为导演的惊艳表演,更是因为U96潜艇一次次的求生,已经把心理底线拉到了没有退路的地步。人生没有影片中表现的潜艇航行过程那么惊心动魄,所谓的进退两难也没有潜艇每次面临的生死线那么具有决定性。对生活现状不满,喋喋不休一般都是我这种家伙说的话。真正有资格出来喊的,大多累得说不出话来。这部电影一直在绝望的气氛中表现出一丝生机。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上船时一脸稚气的娃娃兵,下了潜艇后一脸沧桑。苦难是成长的最好方式。而海底那个所有人赖以生存的金属体,不就是现在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吗?如果你在返港时看到它沉没而不感到难过,不妨欢呼一下。

在幕后

国际电影界德国导演彼得森·杨威的作品改编自战地记者布赫海姆的畅销自传。影片以狭窄的场景,成就了宏大场景特有的大片氛围,被誉为海底电影的经典。最初是一部六小时的电视电影,现在流传着不同长度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