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索卡隆
我其实最爱阿方索卡隆导演。
因为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在《罗马》里一人兼多个职位,导演、编剧、剪辑、摄影师、制片人都是他,跟其他电影人比起来,他真是各方各面都出类拔萃地创造了电影神话。回首望去奥斯卡的历史,能把最佳导演的提名和颁奖给非英语籍的外语片导演,是非常极其以及特别少的现象,除了费里尼获此殊荣过,还少不了我们的李安,凭《卧虎藏龙》拿到过提名。
《罗马》,闪耀着史诗光芒的私人家书
中国观众其实对于阿方索·卡隆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他的《地心引力》在国内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次,他回到家乡拍摄了一部以自己童年生活为蓝本的电影。
故事主线围绕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层的中产家庭展开,女主人索菲亚有四个孩子,老公却以出差为借口和小三私奔,索菲亚则对孩子隐瞒真相继续维持着家庭生活,家中的女佣克利奥性格温和善良,她和一个练习武术的男人是恋人关系,只可惜突如其来的怀孕让这个男人将她残忍抛弃。但女主人索菲亚没有嫌弃克利奥,还帮助克利奥把孩子生了下来。家中的四个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而卡隆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孩。
电影从平凡人的视角出发,真实描摹了上世纪70年代处于变革期的墨西哥社会,将一个小家庭的命运变迁与宏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情感细腻而又具有史诗气质。在卡隆的故事里,男人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女人无不坚韧自强,这样的剧情让电影还朦胧带着一层女权光环。
在影片中,索菲亚对克利奥说:“我们女人,永远是孤独的。”控诉着男性在家庭中责任里的缺失,这也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极为私密的隐痛。
1971年6月10号,墨西哥经历了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被墨西哥军方杀害。在影片中,卡隆对这一惨案有了回溯,学生们在街道上举着旗帜游行示威,而克利奥乘车去为即将诞生的孩子买婴儿床,在这次运动中她见到已经成为惨案施行者的曾经的恋人,情绪过于激动的她羊水破裂,诞下一名死婴。
这段小故事虽然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真实发生在卡隆童年时代家中女佣身上的故事。在这种大背景的巨变下,小人物的命运可能因此改写,而克利奥的命运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证言。
电影的风格非常的个人,完全不在乎娱乐性,不在乎普通的观众,是那种纯粹的视听语言秀。虽然没有费钱的特效和知名影星,但每一场戏都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彻底还原街区的时代感和生活细节,这么一来拍摄难度反而比那些特效大片更难,数千人的群演在一个场景中有条不紊地表演,这是一种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
为了更好塑造墨西哥那个特殊的年代,卡隆采用Alexa65数字黑白摄影,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电影长片战战兢兢地尝试自己掌镜,他这一掌就拿到了最佳摄影。看过此片的观众都不难以发现,《罗马》的摄影是登峰造极的,从电影开始时的长摇镜头开始,卡隆就非常克制又精准的把人物运动轨迹巧妙捕捉。包括女主角克利奥的行走,行云流水的家务活动作,父亲小心翼翼的停车,一家人的期盼,伴随这车子的几组镜头的转换,停车都在卡隆的镜头里停出了仪式感。